消失演藝圈3年多! 張宇「滿頭白髮」近況曝光

張宇。
(圖/翻攝微博)記者林政平/台北報導張宇擁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2018年6月在微博自爆進入無限期停工後,至今已經3年多沒出現在螢光幕前,他16日貼出一張近照,雖然滿頭白髮,但氣色看起來不錯,讓粉絲們紛紛敲碗,希望他可以開唱。
張宇。
(圖/翻攝微博)他在臉書表示「雖然不是為了自己,但還是感謝所有工作人員專業地付出,才能成就每一段的美好。
」粉絲紛紛留言表達思念,「來自事業粉真誠的發問:請問張宇老師打算什麼時候出來營業,燈牌裡的電池換了又換還沒有等到您出來唱歌」事實上,張宇2018年6月凌晨發文:「開始入行以來第一次的無限期停工。
突然想說些什麼,又覺得矯情。
是啊!我從來不灑脫,所以才要裝的很灑脫。
累了!力不從心了!希望你們能明白。
​​​​」但他有透露這不是退休。
因為偏好設定的緣故,無法使用此內容。
請在此更新設定來顯示內容。

資料來源

蝴蝶酥

限時6小時!混打「3選1」明起登記

記者谷庭/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目前國內各廠牌COVID-19疫苗均已陸續到貨,可穩定提供民眾接續完成第二劑接種。
為提升第二劑接種人口涵蓋率,宣布將在明(18日)十點開放混打意願登記。
第15輪混打明起開放意願登記。
(圖/指揮中心提供)已調整現行COVID-19疫苗接種間隔如下:1.AZ疫苗:須滿18歲以上,至少8週以上。
2.莫德納疫苗:須為18歲以上,至少4週以上。
3.BNT疫苗:須為18歲以上,至少4週以上。
指揮中心指出,請上述符合接種間隔之民眾,可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進行意願登記,於符合預約資格或收到簡訊提醒即可預約接種,或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安排之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查詢),進行第二劑接種。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際間其他國家入境管制政策逐步將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列為主要條件,因此按時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有利後續出國規劃安排,鼓勵具出國需求及年輕族群等踴躍接種。
此外,符合接種間隔者把握機會完成第二劑疫苗接種,除獲得完整免疫保護力,亦提升國內第二劑接種人口涵蓋率,若超過6成目標,可作為國內防疫措施調整放寬之評估標準,有助於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指揮中心指出,有關mRNA疫苗第二劑接種之副作用,依據疫苗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結果,雖相較接種第一劑時明顯,但年長者接種後不良反應症狀仍較輕微,呼籲若身體狀況穩定,仍請按時程就近於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第二劑疫苗接種,以降低罹病或感染後引發重症風險,亦可建立群體對COVID-19的免疫力,避免疾病傳播。
指揮中心將持續進行疫苗安全性監測,以保障民眾接種健康。
另高端疫苗第二劑接種間隔維持至少4周以上,20歲以上已接種第一劑高端疫苗符合接種間隔者,亦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查詢提供接種服務之醫療院所接種。
指揮中心提醒,未滿18歲對象,請由家長(或法定代理人、監護人及關係人等)陪同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接種,並由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
另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快打第二劑!3大疫苗接種間隔曝光 BNT、莫德納隔4週18名「高端份子」加打其它疫苗了 9人打莫德納占大宗高端「白打」聲量高於「混打」 指揮中心:沒要出國免加打

資料來源

黑芝麻糕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台灣今天僅增5例境外移入 無人死亡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及相關措施,今2021/11/17最新情況:全球累計2億5425萬5113例、511萬3175死。
美國累計4729萬826例、76萬5392死;疾防中心(CDC)將捷克、匈牙利與冰島列入風險最高的第4級旅遊警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立陶宛(3例,案16610-16612)、印尼(案16613)及印度(案16614)入境,入境日介於今年8月20日至11月15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中國大陸16日新增31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其中8例本土病例都由近期疫情嚴重的遼寧省大連市通報。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日共新增31例COVID-19確診,其中8例本土病例都在大連;境外移入病例則有23例。
輝瑞藥廠16日表示將允許學名藥(generic drug,又稱仿製藥)製造商,透過國際公衛組織「藥品專利聯盟」申請許可協議,向95個中低收入國家提供實驗性新冠抗病毒口服藥。
俄羅斯16日宣布自12月1日起,解除對孟加拉、巴西、蒙古、哥斯大黎加與阿根廷商務航班入境禁令。
2021/11/16全球累計2億5401萬6834例、511萬818死。
美國累計4722萬2900例、76萬4427死。
台灣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也沒有新增死亡個案;另外,今天新增2例境外,分別自愛爾蘭及柬埔寨入境。
新加坡持續擴大實施「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將從29日起陸續允許來自印尼、印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已完整接種疫苗旅客入境免隔離,僅需檢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
日本東京15日僅增7例創今年新低紀錄,另全國完成2劑疫苗人數已逾總人口75%。
中國大陸官方公布,15日新增22例確診,本土病例居半,占了11例,其中近期本土疫情備受關注的遼寧省大連市通報了7例。
2021/11/15全球累計2億5344萬2315例、510萬3223死。
美國累計4707萬4699例、76萬3092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奧地利宣布15日起針對12歲以上未接種疫苗和近期未染疫且已康復者實施封鎖令,將不得離開住家,除非是為購買生活必需品、運動或就醫,違者將面臨500歐元(約1.5萬台幣)罰款,拒絕出示疫苗接種或康復證明者恐被處3倍罰款,成為歐盟27成員國首例。
歐洲疫情復燃,11月初全球新增310萬確診新冠肺炎,歐洲就占2/3。
柬埔寨14日宣布從15日起完成疫苗接種,以及有72小時內篩檢為陰性證明的國內外旅客,入境無須隔離14天。
以色列批准5至11歲兒童施打BNT疫苗。
2021/11/14全球累計2億5309萬7655例、509萬8456死。
美國累計4705萬2201例、76萬2973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20多歲,分別自印尼(4例),緬甸(2例)、馬來西亞及越南入境,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法新社》統計,歐洲過去7天共增約212.6萬例、平均日增約30.7萬例,打破去年11月2至8日1周增加198.9萬例紀錄,其中,英、德、俄、土耳其與烏克蘭1周就增逾50%確診數。
中國大陸升級防控措施,自17日起進入北京者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寶」須呈現綠碼。
中國大陸13日新增70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其中遼寧省大連市就佔60例。
俄羅斯單日病歿達1241人,創下新高,單日新增3萬9256個確診病例,確診總人數也突破900萬大關。
2021/11/13全球累計2億5269萬3071例、509萬2561死。
美國累計4699萬3574例、76萬2538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12日表示,上周歐洲通報近200萬確診病例,是大流行以來單周新高,歐洲正面臨再度採取限制措施遏止傳播的壓力。
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12日宣布,因染疫病例激增,針對餐旅、商店和體育活動實施3周嚴格的限制措施。
為備戰第6波疫情,日本政府12日決定新版防疫對策,設想最壞情形,將準備比今年夏天疫情高峰多3成的3.7萬張病床、公開空床數據、12月起接種第3劑疫苗、提供免費PCR檢驗等。
中國大陸這波本土疫情持續,官方通報,12日新增75例確診,本土病例占57例,其中40例出現在遼寧省大連市。
2021/11/12繼續閱讀報導全球累計2億5209萬7350例、508萬2729死。
美國累計4685萬5488例、75萬9678死。
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11日表示,美國批准為5至11歲兒童施打輝瑞疫苗首周,約有90萬名兒童接種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根據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11日刊登的一項研究,印度首支國產COVID-19疫苗Covaxin具有高度效力且無安全疑慮。
德國11日新增創紀錄的5萬196起確診病例。
這是疫情爆發以來,德國每日新增病例首度突破5萬,染疫和病歿人數自今年10月中旬開始一路飆升。
比利時正對抗第4波疫情,快速上升的確診案例以及入院者正在加重醫療體系負擔。
比利時政府同意明年推動施打疫苗追加劑,預計在11月底提出方案。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11日批准輝瑞/BNT疫苗作為第3劑疫苗使用,預計12月起為18歲以上民眾施打。
中國大陸官方通報,11日新增98例確診,本土病例有79例,涉及北京市等7個省市,其中東北的遼寧省大連市占了52例。
2021/11/11台灣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也沒有新增死亡個案;另外,新增9例境外移入。
由於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於今日宣布,自今年11月16日至11月29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全球累計2億5158萬4730例、507萬5809死。
美國累計4679萬2138例、75萬9062死。
德國疫情再度升溫,確診人數屢創紀錄。
疫苗接種委員會10日建議,30歲以下民眾應避免接種莫德納疫苗,改打BNT/輝瑞疫苗,原因是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心肌炎發生機率略高於BNT/輝瑞疫苗。
希臘國家公共衛生組織(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Public Health)9日表示,過去24小時希臘單日新增8613例確診,創下當地自去年2月爆發疫情大流行以來的新高紀錄,此前新增確診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增加一倍多,於此同時,由於面臨病患驟增的壓力,境內醫療院所已快撐不住。
匈牙利當局9日通報8434例新增確診,創下自今年4月初以來的新高,新增確診病例數再度比上周倍增,累計染疫死亡達到3萬1619人。
捷克當局9日通報新增1萬4539起確診病例,創下3月以來單日新增確診最高紀錄。
中國大陸10日新增62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有47例,另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3人。

資料來源

蝴蝶酥

兄弟12局被完封 11月拿不到3分

記者蕭保祥/台北報導台灣中華職棒16日晚間在新莊球場由富邦悍將演出12局延長賽完封勝,苦主是中信兄弟隊史第4次遭到12局完封,而且是連續兩年都有遭到12局完封紀錄,黃衫軍苦戰的11月,8場比賽只拿18分是聯盟最少。
中信兄弟要爭取季後賽主場優勢。
(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兄弟象隊史首次12局遭到完封是2001年5月20日在台灣體大球場與興農牛0比0言和,養父鐵9局111球無失分,蕭任汶則是後援3局無失分;牛隊則是Wilson Heredia(威森)7局與Osvaldo Martinez(勇壯)接手5局無失分。
進入中信兄弟時期則是在2018年7月12日與統一獅12局沒得分和局。
中信兄弟2020年8月23日在台中洲際球場遭到獅隊12局完封,猛獅在12局上攻取4分贏球。
16日晚間在新莊遭到隊史第4次12局完封,悍將投手群只用169球,中信兄弟從5局上開始的8個半局都沒擊出任何安打,富邦則是9局開始連續4個半局攻上得點圈,終於在12局下由林益全擊出再見安打。
象隊在11月8場比賽火力低迷,平均每場比賽只拿2.25分,單月打擊率只有2成36,味全龍11月平均每場比賽攻下4分則是最高,中信兄弟是要打季後賽的球隊,手感需要調回來。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富邦悍將風暴連連 休息室文化也需要重建江少慶下二軍 原因是布魯斯要他關機了富邦悍將禁止胡金龍活動 警戒休息室暗流洪總心疼羅力22.1局無得分支援 林益全希望做給學弟看

資料來源

杏仁瓦片

質詢不再轟治安 台中市議員為警察打氣

台中市 / 黃種瀛 張智鈞 SNG 報導台中市接連發生街頭逞兇傷人事件,讓台中市警方繃緊神經,今(17)日上午在台中市議會,議員一改之前狂轟治安的質詢,這次是為警方加油鼓勵,希望提升警方士氣,不過台中市人口280萬,是全台第2大城,但警力卻只有6000多人,不足的程度在六都之中排名第4,也凸顯台中市警力,需要調整。
台中市議員李麗華說:「由這次的事件,我肯定警察我支持警察,警察加油。
」一改前幾天,台中市議會內砲聲隆隆,議員抨擊治安,甚至拿球棒質詢的緊張氣氛,上午議員為警方打氣,鼓勵警方,繼續為守護治安努力,台中市議員李麗華說:「希望局長用力的帶動,整個的警察團隊好好的有作為,為我們大台中治安交通,做最好的安排。
」台中市接連發生瑪莎拉蒂惡少打傷大學生,人力派遣公司打死員工以及黑衣人球棒砸車事件,讓警方繃緊神經,但是在積極偵辦、擴大臨檢的同時,也暴露出台中市警力不足的問題。
台中市人口超過280萬,是全台第2大城,但警力只有6600多人,相較於台北市、新北和高雄市,台中在六都之中排名第4,台中市議員黃健豪VS.台中市警察局長蔡蒼柏說:「所以這部分我要拜託局長,警方執法我們都支持,警方要強力執法,這件事情沒有人會反對,但是你人力要夠,謝謝議座我會向中央來爭取。
」警力不足,讓每個員警負擔相對加重,也有議員關心員警是否過勞,還要落實健檢,為健康把關,才能守護台中治安。
原始連結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男大生擦撞瑪莎拉蒂遭毆昏迷 涉案3人、助陣4人全送辦 高市長罷免投票 警政署長南下坐鎮 中市警局長親帶隊 深夜臨檢持續一週

資料來源

奉 伴手禮

電影「地心引力」災難場景差點上演! 俄毀衛星碎片危及太空站關鍵問答

俄羅斯16日承認在試射飛彈期間摧毀一枚衛星,但駁斥美國的指控,否認危及國際太空站(ISS)。
然而俄方此舉在ISS附近產生大量碎片,迫使ISS的7名太空人採取避難行動。
歐洲太空總署(ESA)高層施密特(Didier Schmitt)認為,俄方的行動導致太空碰撞事件風險升高。
以下是法新社整理的問與答:●ISS上的4名美國人、2名俄羅斯人及1名德國人逃過一劫?事後很難說,但根據ESA消息來源,目前所知的是從現在開始,碰撞風險在未來幾週甚至幾個月可能會大5倍。
新的碎片正在與ISS相同的軌道上移動,高度約為400公里,速度每秒超過8公里,比步槍子彈快7到8倍。
因此為了避開它們,必須提前很長時間預測,以決定是否稍微升高或降低ISS高度。
但要做到這點,需要對上述的物體有精確的製圖,但因為都是新的碎片,無法馬上就辦到,現在決定是否重新調整ISS軌道還太早,而且這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美國雷達正在計算以了解情況。
●與此同時,這7名太空人能做什麼?他們害怕嗎?施密特表示,他們15日只能祈禱,並在各自的逃生艙中避難。
某些物體經過時的距離不到1公里。
一旦ISS繞地球一週且這些碎片經過,他們就能夠返回ISS。
但顯然這些太空人受到驚嚇,他們遇到無法控制的情況,就好像有人告訴待在家中的你,可能有被破門而入或火災的風險,你能做什麼?●碎片構成的威脅是否逐漸升高?如何躲避?碎片的最大危險是骨牌效應。
碎片愈多,擊中衛星的機率就愈大,從而炸毀其他物體等等。
在這樣的速度下,任何的衝擊都可能具毀滅性。
ISS建於1990年代,當時碎片數量要少得多。
而且即使碰撞的風險增加了,ISS原始結構並未改變。
與ISS對接的太空艙受到多層鋁保護的程度好很多,從而減輕了衝擊。
此外,ISS與美式足球場一樣大,這些太空艙比ISS小,碰撞風險也會降低。
萬一碎片與ISS發生撞擊,不一定會出現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中的災難性場景。
ISS配備壓力感應器,如果撞擊在一個地方造成一個洞,可以透過關閉氣閘來隔離ISS其中一個模組。
然後可以修復洩漏狀況,就像俄羅斯人在和平號(Mir)太空站所做的那樣。
但如果碎片撞到油箱就很嚴重,可能會爆炸,不過那真的是最不幸的情況。
大家必須記得對太空人來說,主要的風險是升空和返回地球。
一旦進入軌道,風險因素就會減少。
也就是說,不該再增加風險。
從衛星設計階段解決問題,以及消除現有的危險,這就是歐洲太空總署在做的。
歐洲太空總署的新衛星有一個脫軌系統,還有「清潔太空」(CleanSpace)計畫,這是一種清潔太空垃圾的衛星。
不幸的是,國際層級上沒有相關規範。
●歐美譴責「危險且不負責任」 俄否認構成威脅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已成功進行測試,結果俄國Tselina-D系統衛星遭到摧毀。
根據太空產業分析公司Seradata,這枚飛彈對準的目標是宇宙1408號(Cosmos 1408)衛星,是1982年蘇聯時期的訊號情報衛星,已經報廢數十年。
歐美國家譴責俄方此舉「危險且不負責任」。
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後來說,這次試射採用「前景看好」的系統,「準確」擊中目標。
俄羅斯新聞媒體報導,蕭依古還說這次形成的碎片不會對太空活動構成任何威脅。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事前未獲俄方告知將進行反衛星飛彈測試。
這是有史以來第4次從陸地攻擊太空飛行器,產生逾1500片可追蹤的軌道碎片。
英、法、德等國對俄方舉動表示關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也形容俄方試射行為「魯莽」且「令人擔憂」。

資料來源

台南伴手禮

徐若瑄大量出血!有昏倒危險「子宮肌腺瘤變大」蒼白洩病況

徐若瑄大量出血不止。
(圖/翻攝自徐若瑄臉書)46歲「不老女神」徐若瑄(Vivian)今(17)日突然住院開刀,僅有在臉書報平安,卻未透露病況,讓粉絲擔憂不已。
對此,徐若瑄透過經紀人指出子宮裏的肌腺瘤長大,而且已連續多日大量出血不止,有昏倒危險。
徐若瑄送院治療。
(圖/翻攝自徐若瑄臉書)徐若瑄今(17)日上午突然在臉書發文,「只是想紀錄我勇敢的一天,謝謝我溫柔的醫生」,並曬出照片報平安,畫面中只見她戴著口罩虛弱躺在病床上,身穿手術服及手術帽,雖然臉色蒼白但眼睛透露出微笑,看起來病況並未太糟。
至於病況為何?徐若瑄並未說明。
對此,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徐若瑄透過經紀透露近況,表明因為子宮的肌腺瘤變大,近期也在沒有月經的情況下,竟然已連續多天大量出血不止,導致血紅素、鐵不足,具有昏倒的危險,才緊急注意治療。
至於身體健康狀況?徐若瑄透露,目前已經處理好了,身體一切穩定,請各位不用擔心。
徐若瑄健康屢次亮起紅燈。
(圖/翻攝自徐若瑄臉書)事實上,徐若瑄健康早已亮起紅燈,去(2020)年因過於疲累,嚴重到在錄影時突然暈眩送醫,嚇得她急找4個醫生求救,今年6月再度爆出火燒喉、火燒心症狀,胃食道逆流害得她火燒喉,乾咳時間長達1個多月,現在又爆出子宮肌腺瘤長大,讓外界相當擔心。
更多 TVBS 報導才爆隱疾火燒心!徐若瑄罕痛哭「緊躲母懷中」洩揪心疙瘩 才爆火燒心隱疾!徐若瑄驚傳住院開刀 曝「憔悴病床照」 曾馨瑩迎47歲生日「張清芳罕現身」 女版五堅情幫祝壽 太深太淺都不對!女孩每月觀察超重要 經血顏色恐藏警訊

資料來源

太陽餅

不在籍納地方公投?李進勇:不可行

▲內政委員會今(17)日審查政院版《全國性公投不在籍投票草案》。
(圖/記者羅婉庭攝,2021.11.17)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17)日審查政院版《全國性公投不在籍投票草案》,在法案名稱部分無共識,但在移轉投票可行,海外投票及其他方式投票則不採納。
針對名稱明定「全國性」公投,不適用地方公投,多位委員認為未來再增修法尚無彈性,協商無共識。
對此,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若不在籍投票納入地方性公投,實際上不可行。
李進勇說明,雖其實原來提行政院草案,並沒有加「全國性」,但條文內容都是限制全國性,行政院定下來這樣是好的,若地方性實務上所發生的困難,將來是不可行的,地方公投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是不是讓地方自治條例去斟酌,選務配合要成熟周延的討論,這個真的選務上要可行,希望做深入的討論。
內政委員會召委林為洲等人則強調,政院版草案從名稱開始就限制為「全國性」公民投票,徒增未來推動選舉不在籍投票的困難,毫無彈性,與其他委員的版本差太多,因此草案名稱無共識,先行保留。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即起開放查詢公投投票點 8/9後遷籍者須至原戶籍地投票 公投不在籍投票年底不適用 李進勇:建置系統要9個月 中選會:具公投投票權者都可申請不在籍投票

資料來源

千層棒

阿嬌扮「美艷妲己」預告曝光嚇壞網友 浮誇腫樣被狠酸:這是楊貴妃

鍾欣潼主演的新電影《封神:妲己》預告曝光,造型引發熱議。
(圖/微博)香港女星「阿嬌」鍾欣潼去年5月和「醫界王陽明」賴弘國離婚後,傳出感情失意身材暴肥,當時好姐妹阿Sa(蔡卓妍)幫忙緩頰,說阿嬌是賀爾蒙失調。
近來她主演的新電影《封神:妲己》預告曝光,嚇壞不少網友,狠酸她是「史上最胖妲己」。
鍾欣潼主演的新電影《封神:妲己》預告曝光,造型引發熱議。
(圖/微博)阿嬌在電影中飾演美艷的「一代妖妃」蘇妲己,年初開拍時,劇組曝光她身穿盔甲騎白馬的劇照,臉蛋消瘦還有尖下巴,被外界狂讚有望取代港星溫碧霞成為「最美妲己」。
隨著電影即將上檔,最新預告曝光,驚見她身材臃腫,加上造型浮誇與大濃厚,被網友認為更顯老態,遭不少人吐槽「看過最腫的蘇妲己」、「這不是蘇妲己,倒像是楊貴妃」、「似太后多過於奸妃。
」阿嬌前陣子上節目時,就曾被發現身形變得圓潤,當時阿Sa被問到此事,緩頰說是因為「荷爾蒙失調」,也有媒體指出,因為她接下新電影,為了符合角色需求才努力增胖,被讚相當敬業。
鍾欣潼主演新電影《封神:妲己》,身穿盔甲騎白馬的劇照曝光時還獲得好評。
(圖/微博)

資料來源

黑芝麻糕

世界同志遊行改稱「台灣高雄」 陳其邁:我們就是台灣高雄市

國際同志遊行組織聯盟宣布2025年「世界同志遊行」移師高雄,但一度以「地區」稱呼台灣,經協調後改為「台灣高雄」。
高雄市長陳其邁說,感謝修正,一定扮演好地主角色。
國際同志遊行組織聯盟(InterPride)12日宣布高雄同志遊行聯盟(Kaohsiung Pride)取得2025年「世界同志遊行」主辦權,不過卻以「台灣地區」(the region of Taiwan)稱呼惹議。
經外交部、高雄同志遊行聯盟協會協調後,主辦單位已改為「台灣高雄」。
世界同志遊行改稱「台灣高雄」 陳其邁:我們就是台灣高雄市。
(中央社)高雄市議會上午舉行市政總質詢,有議員和媒體關切此事。
陳其邁回應,感謝國際同志遊行組織聯盟修正名稱,讓我們的名字更名符其實,「我們就是台灣高雄市」。
陳其邁說,2025年世界同志遊行,高雄市會扮演好地主角色,歡迎世界所有支持婚姻平權者都能來高雄,也到全球最美麗的國家台灣走走看看,感受台灣人、尤其是高雄人的熱情和包容。
陳其邁表示,對於婚姻平權,也許有人會有意見不同,但台灣是民主成熟國家和社會,能尊重彼此不同價值及看法。
尤其高雄對人權及不同議題的包容性強,過去在台灣政治、民主、自由、人權議題及發展上,都扮演重要角色。
陳其邁說,選擇到高雄主辦遊行,不管對台灣或高雄來講,都是最好選擇,歡迎大家來高雄玩。

資料來源

奉 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