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克莉絲汀史都華訂婚2年女友 甜蜜喊「我們要結婚了」

克莉絲汀史都華。
(圖/Getty)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好萊塢女星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與編劇女友迪倫邁耶爾(Dylan Meyer)交往2年多,2日突然在節目《The Howard Stern Show》宣布訂婚喜訊,將攜手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克莉絲汀史都華近來忙著宣傳新片《史賓賽》(Spencer),她在節目上表示:「我們要結婚了,我們真的要這麼做。
」她透露自己很想踏入婚姻,「我想被求婚,所以我非常清楚地表達出我想要的,而她就這麼搞定了,我們要結婚了,這將要發生了。
」不過聊到婚禮,她卻想待在洛杉磯的家中,「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來,我想要走隨性的風格,我不想要有人陪著另一個人走在紅毯上,然後只是站在那裡說些誓言。
」她也不打算遵循傳統穿上婚紗,「我傾向穿上Levi’s的褲子,搭配印有燕尾服圖樣的舊T恤。
」克莉絲汀史都華與女友訂婚。
(圖/翻攝自迪倫邁耶爾IG)克莉絲汀史都華與女友訂婚。
(圖/翻攝自迪倫邁耶爾IG)現年31歲的克莉絲汀史都華最為人所知的戀情,便是和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合作《暮光之城》假戲真做,分手後她接連和多位女性交往,更了解自己的性向,和迪倫邁耶爾是在6年前認識,直到2019年再度聯繫,陷入熱戀,她興奮分享當時的心情,「那時我心想『我是去了哪裡?之前怎麼會不認識妳?』她一直住在洛杉磯,和我這麼近,我們卻從沒接觸過?」字字句句吐露對另一半的滿滿愛意。

資料來源

太陽餅

頭條揭密》美想降關稅抑制通膨卻扭捏作態 北京會配合演出?

美國近年來因加速印鈔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希望能降低關稅來抑制通膨,但美方卻對媒體放話,要求中國兌現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相關承諾再考慮對等降稅,如此矯揉造作著實難看。
中方未實現一階段協議的採購承諾,其中有疫情因素影響,合乎協議中不可抗力因素的例外條款。
加上現在全球原料、生產、運輸都不順暢,降了關稅也無法擴增貿易。
從北京立場看來,美國如果主動降稅,北京是歡迎的,如果還要不識相地附帶條件為自己找下臺階,那就讓美國人繼續為通膨著急吧!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如果中國履行美中在川普政府時期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相關承諾,美方可能會考慮最終以對等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她也坦承,關稅往往會推高物價,提高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因此降低關稅將可以產生抑制通膨的效果。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指出,中方若完成承諾,或許最終以對等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自己想要降稅抑制通膨,卻又指望語方達成美方要求才「准予」降稅,這種高姿態確實奇怪。
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額為5430億美元,同比增長35.4%。
但是對美採購大約只完成年度目標的6成,按此速度,全年可達到採購目標的7成。
不過,中方在這個問題上有2點可以與美方議價:1.今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供應鏈、原料、運輸、需求都受到影響,疫情屬於不可抗力的天災,在協議中有例外條款可以排除未完成承諾的責任;2.因為中方想要的商品(例如晶片)受到美方科技禁運政策的人為限制,責任並不在中方。
其實美方早已想要降低關稅,聯邦政府還針對降稅進行了企業與消費者民意調查,而在先前川普時期要加稅時,曾做過類似的調查,當時調查結果有92%都反對加稅,因此新的調查結果可以預期也會與此結果類似,或者支持降稅比例還會更高。
美方在此之前也拿降稅的事試探過中國的意向,但沒有獲得什麼反應。
現在重提降稅問題,顯然是已經在拜登政府內部形成共識,同時也設定了議程往此方向推進。
回顧這段期間執行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普遍的共識是加稅並沒有解決美中留易失衡的問題,美國對中國的商品採購也沒有減少。
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前一年(2017),美國對中貿易逆差為3750億美元,而到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貿易普遍下滑,但美中貿易逆差仍有3100億美元,因高關稅而減少的逆差幅度很小。
華盛頓也認識到加稅並不會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而是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同時加劇了通貨膨脹,讓更多中低收入民眾生活更為困難,因此已有愈來愈多的商業團體呼籲削減關稅。
美國各界現在對降稅已大致形成共識,華盛頓甚至已設定了議程,雖然這些麻煩都是川普搞出來的,但拜登仍要維持美國政府的顏面。
葉倫、戴琪多次喊話後與劉鶴進行了一些談判,但美國還是為自己設定了一些下台階,要求中國配合演出。
中國固然疫後經濟復蘇差強人意,但總體尚稱樂觀。
目前外貿上主要的問題在供應鏈混亂、原材料短缺、能源供應緊張以及運輸問題,大陸企業不是接不到訂單,很多反而是缺料、缺電的問題,或是勉力做出來又運不到客戶手上,因此降稅固然有好處,但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
所以,在降稅的時機上,中國沒有必要著急。
但美國不同,明年2022年馬上就要面臨期中選舉,如果通膨持續惡化,明年民主黨選舉可能一敗塗地,沒有足夠國會席次支持,拜登剩下的2年任期大概也就做不了什麼事。
既然如此,美國如果自動些,不要求什麼第一階段協議承諾,自已摸摸鼻子通知一下就相互降稅,否則北京很可能就讓拜登政府繼續著急下去。

資料來源

太陽餅

頭條揭密》美想降關稅抑制通膨卻扭捏作態 北京會配合演出?

美國近年來因加速印鈔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希望能降低關稅來抑制通膨,但美方卻對媒體放話,要求中國兌現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相關承諾再考慮對等降稅,如此矯揉造作著實難看。
中方未實現一階段協議的採購承諾,其中有疫情因素影響,合乎協議中不可抗力因素的例外條款。
加上現在全球原料、生產、運輸都不順暢,降了關稅也無法擴增貿易。
從北京立場看來,美國如果主動降稅,北京是歡迎的,如果還要不識相地附帶條件為自己找下臺階,那就讓美國人繼續為通膨著急吧!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如果中國履行美中在川普政府時期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相關承諾,美方可能會考慮最終以對等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她也坦承,關稅往往會推高物價,提高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因此降低關稅將可以產生抑制通膨的效果。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指出,中方若完成承諾,或許最終以對等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自己想要降稅抑制通膨,卻又指望語方達成美方要求才「准予」降稅,這種高姿態確實奇怪。
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額為5430億美元,同比增長35.4%。
但是對美採購大約只完成年度目標的6成,按此速度,全年可達到採購目標的7成。
不過,中方在這個問題上有2點可以與美方議價:1.今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供應鏈、原料、運輸、需求都受到影響,疫情屬於不可抗力的天災,在協議中有例外條款可以排除未完成承諾的責任;2.因為中方想要的商品(例如晶片)受到美方科技禁運政策的人為限制,責任並不在中方。
其實美方早已想要降低關稅,聯邦政府還針對降稅進行了企業與消費者民意調查,而在先前川普時期要加稅時,曾做過類似的調查,當時調查結果有92%都反對加稅,因此新的調查結果可以預期也會與此結果類似,或者支持降稅比例還會更高。
美方在此之前也拿降稅的事試探過中國的意向,但沒有獲得什麼反應。
現在重提降稅問題,顯然是已經在拜登政府內部形成共識,同時也設定了議程往此方向推進。
回顧這段期間執行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普遍的共識是加稅並沒有解決美中留易失衡的問題,美國對中國的商品採購也沒有減少。
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前一年(2017),美國對中貿易逆差為3750億美元,而到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貿易普遍下滑,但美中貿易逆差仍有3100億美元,因高關稅而減少的逆差幅度很小。
華盛頓也認識到加稅並不會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而是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同時加劇了通貨膨脹,讓更多中低收入民眾生活更為困難,因此已有愈來愈多的商業團體呼籲削減關稅。
美國各界現在對降稅已大致形成共識,華盛頓甚至已設定了議程,雖然這些麻煩都是川普搞出來的,但拜登仍要維持美國政府的顏面。
葉倫、戴琪多次喊話後與劉鶴進行了一些談判,但美國還是為自己設定了一些下台階,要求中國配合演出。
中國固然疫後經濟復蘇差強人意,但總體尚稱樂觀。
目前外貿上主要的問題在供應鏈混亂、原材料短缺、能源供應緊張以及運輸問題,大陸企業不是接不到訂單,很多反而是缺料、缺電的問題,或是勉力做出來又運不到客戶手上,因此降稅固然有好處,但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
所以,在降稅的時機上,中國沒有必要著急。
但美國不同,明年2022年馬上就要面臨期中選舉,如果通膨持續惡化,明年民主黨選舉可能一敗塗地,沒有足夠國會席次支持,拜登剩下的2年任期大概也就做不了什麼事。
既然如此,美國如果自動些,不要求什麼第一階段協議承諾,自已摸摸鼻子通知一下就相互降稅,否則北京很可能就讓拜登政府繼續著急下去。

資料來源

台南伴手禮

美中高峰會今年是否成行?郭正亮分析內幕

美國總統拜登。
(圖/美聯社)對於美國貿易代表戴琦、財政部長葉倫表達美中雙方需要坐下來談一談,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認為,這意味美國在經貿方面需要中國大陸談判,但是軍事政治的自尊拉不下去,加上布林肯的談話,導致美中高峰會今年不一定會成行。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7日出席的東亞高峰會視訊會議上,批評中國大陸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在YahooTV《鄉民來衝康》指出,中國大陸並沒有對拜登說法有所回應。
郭正亮分析,因為中國大陸知道美國都是虛招,例如美國去東協居然只提供東協1.02億美元合作,這是什麼價碼?東協GDP已經超過4兆美元,還把他們當成20年前嗎?賀錦麗訪問越南,居然只給越南100萬劑疫苗,笑死人了,越南人口有9400萬人。
所以這叫虛招,沒甚麼用。
中國大陸和東協有東協+1,現在又有RCEP,現在盡量避免跟美國發生軍事和政治衝突,就看美國在12月的民主高峰會如何表演。
至於中國大陸為何要避免與美國衝突?郭正亮認為,因為美國希望中國大陸跟他衝突,才能讓12月民主高峰會的反中聯盟更壯大。
郭正亮進一步解讀,美國企業、華爾街和美國政府步調不一致,例如中國大陸海關剛公布數據,中國大陸今年1到9月出口美國貿易總量成長30%;今年新增外來企業有3萬6千家。
郭正亮認為,美國在經貿方面需要中國大陸談判,包括戴琦、葉倫都表達雙方要坐下來談一談,可是軍事政治的自尊拉不下去,加上布林肯的談話,導致美中高峰會今年不一定會成行。

資料來源

千層棒

瑞莎揭黑幕 再發聲明:堅持做對的事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藝人瑞莎原是烏克蘭體操選手,近年積極培訓台灣韻律體操人才並入籍台灣,日前透過臉書發文抨擊,2021年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有諸多問題,包括練習場地無軟墊導致小選手受傷、練習時間不夠充裕,裁判公平性等問題,對此,中華民國體操協會表示將會承擔責任和賠償醫藥費;瑞莎2日深夜再發聲明,認為正視這些需求才能前進國際「不畏直言,堅持做對的事情」。
瑞莎抨擊賽事不公,還有小選手因此受傷。
(圖/翻攝自 瑞莎 臉書)瑞莎抨擊賽事不公,還有小選手因此受傷。
(圖/翻攝自 瑞莎 臉書)瑞星韻律體操協會聲明如下:關於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相關事宜,承蒙社會大眾的關切與支持,能很快得到政府部門、主辦單位的回覆,雖然其中還是有些說法跟實情有不小的差距,但如果以後能帶來改變,是最重要的事情,期待後續的賽事能盡快改善。
在此,我們也想再次強調,在正式的比賽提供專業的硬體設備、妥善的流程規劃、公允的評審人選,不應該是出借場地的學校方、也不該是投入培育的單一教練或組織的責任或義務,而是比賽主辦單位應當完成的事情。
正視這些需求、把事情逐步做好,不以誤導的方式搪塞,是前進國際的起點。
有前輩給予我們建言,希望我們能在提出觀察之餘,也積極發揮正向影響力創造合作,我們非常認同。
過去每一位認真投身韻律體操的師生與挹注資源的組織,都是韻律體操在台灣的重要推手,因為有各位的努力,才能讓台灣有了好的基礎,沒有前人的累積,我們距離國際只會更遠。
由於群眾的好意,瑞星得到了珍貴的資源,除了繼續培訓、積極參賽、舉辦賽事之外,我們會繼續尋求更多合作方,訂定出提供資源協助的方式;符合資格的合作單位我們提供能力範圍內器材與設備的協助。
希望能在改善訓練環境的同時,也能有協助相關人員精進的方案,進而讓更多有興趣的人有接觸韻律體操的機會。
作為後進者,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絕對願意盡力推進,一起思考共好的方式,把眼界放遠,從腳下開始。
很榮幸能與所有真的用心的夥伴逐步灌溉環境,也祝福投入各個運動領域的朋友能一起扭轉累積的許多無奈,不畏直言,堅持做對的事情。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愛奇藝退出台灣有多嚴重?鄉民一面倒:有「它」在根本沒差瑞莎控害小選手受傷 體操協會:有告知教練、會負擔醫藥費網傳好市多烤雞、炸雞吃了會肝癌 真相曝光超打臉瑞莎5點怒揭比賽黑幕!選手練習竟沒軟墊 網轟:根本殺人

資料來源

台南伴手禮

當老闆情婦3年 她逼退正宮下場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這是我親身經歷『現世報』的事」一名女網友表示,他當公司老闆的情婦3年,一直等不到老闆兌現要娶她的承諾,因此決定找正宮攤牌,正宮聽完條件妥協了,老闆也離婚了,但沒想到女網友最後下場超慘,讓她感嘆「小三當不得」。
原PO在《爆料公社APP匿名公社》表示,自己當老闆的情婦3年,但這段感情見不得光,加上對方曾經承諾會給她一個交代,卻一直拖延著,讓原PO按耐不住,決定找正宮談判「畢竟我才28歲,他老婆已經39歲了,怎麼比都是選我吧」。
談判過程中,正宮態度很冷靜,也同意她的要求與老闆離婚,讓原PO竊喜「我滿心期待的等著跟他來娶我,一起走向未來的幸福生活」,沒想到老闆某日找他進辦公室,卻是給她一張資遣單,還有冷冷一句「分手吧」,原PO求一個解釋,老闆只說「我也被開除了」,就再也沒有理會。
原PO以為可以逼退老闆正宮晉升地位,沒想到卻被資遣。
(圖/翻攝自 Pixabay、爆料公社APP)原PO以為可以逼退老闆正宮晉升地位,沒想到卻被資遣。
(圖/翻攝自 Pixabay、爆料公社APP)後來原PO才知道,這間公司是正宮娘家開的,老闆只不過是掛名的「經過我那麼一鬧,他娘家乾脆把他跟我都一併掃地出門」,更慘的是,原PO之後投好幾家履歷,都沒有收到面試通知,因此她奉勸其他女孩「小三千萬當不得。
如此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一點也不值得」。
網友們看完貼文,紛紛回應「感覺他是吃軟飯的,老婆終於逮到機會弄走這個廢物男,而妳只是那一把被借的刀」、「有錢有家室找上妳,都只是跟妳玩玩而已,你認真就輸了」、「吃軟飯還敢外遇,老闆也是很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未來找另一伴還是挑一下吧」。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爸媽離婚後要跟誰?10歲女吐這句惹哭律師 網全看傻了他趁女友不在DIY…爽完收性暗示臉綠!老司機笑:撐更久當大老闆3年小三!狠逼39歲正宮退位 結局她淚:現世報買自助餐常被坑? 行家揭「1技巧」:錢從沒被亂算過

資料來源

奉 伴手禮

陳品如赴陸1年接3部戲 靠陳昭榮直播養分⋯「試鏡女3被換成女1」

記者裴璐/專訪陳昭榮女兒陳品兒日前將藝名改回本名陳品如,接受專訪時,她提到主要是因為當初名字也是算過的,跟父母討論後,覺得還是用本名更好一些。
這一年,她在大陸戲劇圈深耕,有相當亮眼的表現,目前已參與了3部演出,分別是《上頭姐妹》、《24個歐巴》,2部都為女一,目前正在青島拍攝的《愛的羅曼史》為女二。
陳品如在大陸發展。
(圖/陳品如提供)陳品如提到,其實一開始會到大陸發展是因為剛好有個角色很適合自己,題材為直播,剛好就是爸爸陳昭榮目前正在努力的產業,她一路看著爸爸工作,自然再熟悉不過,因此原本只是去試女三角色的她,一下被換成女一,「我可以給他們很多實質的建議,還有我的經驗,所以對角色幫助很大。
」陳品如在大陸發展。
(圖/陳品如提供)陳品如在一個人在大陸工作,這一年的歷練,她認為自己變得很獨立,不論是生活上或是心理狀態,「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一開始也會難受很久,但是現在更專注於當下,遇到很多事學會放寬心,只給自己一個晚上難過的時間。
」心態上的轉變來自於父母都不在身邊,她不想讓爸媽擔心,「也不能每件事都跟他們說,一定會有解決方法,所以就不要讓不好情緒一直影響我。
」陳品如認為大陸競爭激烈,不過自己反而喜歡這種壓力,「挫折跟失敗是很常發生的,每個人看到你都有不同想法,所以去試戲導演如果覺得不適合,肯定會失落」,這些其實也無關努力,不過她告訴自己每一次都要盡力,「只能把自己準備好,如果沒上,也不要讓壞情緒影響自己後面的表現。
」陳品如學會獨立。
(圖/陳品如提供)陳品如去了大陸後,發現自己不是天賦型演員,只能靠努力,更語重心長地說:「來了之後發現,大家都很努力,努力已經不是優勢,努力是應該的。
」所以如果前一天沒有做好準備,她就會非常沒有安全感,「我做好功課後就會一直跟導演討論」,她完全不擔心自己會讓導演覺得厭煩,更笑說因為自己一直找對方,反而讓導演很開心,有幾次她發現劇情的情緒轉折有些不妥,導演告訴她:「你可以想到我沒有想到的,你就成功了。
」這一年在大陸工作,她唯一不適應的地方就是氣侯,以及有時非常想家,像是過年時她剛好在隔離,無法一起團圓,「透過視訊看到大家在吃飯,很寂寞也有點失落。
」不過她樂觀地表示,自己一點都不後悔踏上這條路,爸爸也非常支持地告訴她,「蠻好的,妳就努力吧!」

資料來源

太陽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