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實驗室病毒外洩 專家這樣說

▲中央研究院生物安全第三等級(P3)實驗室在今(9)日傍晚爆發一名女性實驗人員疑似染疫,引發中央高度關注。
(圖/記者陳明安攝,2021.12.09)中央研究院生物安全第三等級(P3)實驗室在今(9)日傍晚爆發一名女性實驗人員染疫,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指揮中心也將在晚間9點召開記者會說明,而同樣設有P3實驗室的長庚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受訪表示,實驗人員畢竟不是機器人,操作不慎難免,不過當異狀發生時應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反應。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生物安全第三級實驗室為研究高風險傳染性病原的封閉性實驗室,於民國99年5月設立,在去(2020)年3月更通過中央審核,為高風險細胞實驗與動物實驗功能兼具的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持人為林宜玲,具有數十年執行高感染性病原之經驗,經歷禽流感及SARS疫情,親自督導及制定作業流程與規則,中研院表示,林宜玲帶領專業訓練的團隊進行高危險性實驗研究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帶領團隊持續進行SARS-CoV-2 細胞及動物等工作,提供產學界檢驗、疫苗、藥物開發所需實驗服務。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生物安全第三級實驗室平面圖。
(圖/翻攝自中研院)生物安全第三等級實驗室英文全稱為Biosafety Level 3 Lab(BSL-3 Lab),也稱作防護等級三Protect3(P3)實驗室,是處理第三級危險群微生物及大量或高濃度、具有高度氣膠擴散危險的第二級危險群微生物相關工作而設計,包含炭區桿菌、SARS等在人類可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但可能有預防及治療方法的感染性生物材料。
P3實驗室規格要求與次一階的的P2實驗室主要差異包含,入口與一般通道做物理性隔離、設有高壓蒸氣滅菌器,設置前室,其前後兩扇門應有互鎖且自動關閉的功能,不可同時開啟,實驗室排氣經高效率(HEPA)過濾網過濾且不可循環,同時要有負壓氣流設置。
在人員操作規範上,管制實驗以外人員進入且所有移出實驗室的物品應先進行除汙,實驗人員需要穿戴長袖且正面不開口之防護衣、手套、鞋套,以及 N95 口罩,視情況甚至需穿戴呼吸防護裝備。
施信如說明,P3實驗室的防護規格和進出程序是相當嚴謹的,人才挑選更如何挑太空人一樣嚴謹,不過實驗人員畢竟不是機器人,可能出現操作失誤或是各種意外,出現任何異狀應立即回報,「也不會有什麼懲罰的,最重要的處理事件,且事後也需要寫相關報告並上報到實驗室設置的生物安全委員會。
」P3實驗室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需進行醫學檢查,內容包括一份詳細之病史紀錄及針對具體職業工作體檢報告,實驗室管理人員應保存工作人員的疾病及請假相關紀錄。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北市P3實驗室人員PCR陽性 足跡遍雙北、病毒量高 南港P3實驗室人員染疫!20多歲女 嗅味覺異常今採檢確診 交通部年度招商橫跨陸海空 逾1800億商機創新高

資料來源

台南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