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在銀行工作14年的資深行員都吶喊「錢真的不要放定存」!這樣做,10年攢下4600萬

本書作者崔民寧,在銀行負責受理存款、信貸等多種金融業務,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來存錢和借錢的客戶。

她近身觀察、刻意聊天,14年下來得知: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及投資方法,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是窮還是富。

她自己親身實踐這些觀察,畢業(相當於月薪3萬4,000元)後就存到第一桶金(約新台幣50萬元),數年後開始投資房地產,花10年存到20億韓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當起包租婆,達到財富自由。

從小額投資開始體驗風險,並承擔

前不久,我向一位前來辦理定存商品的顧客推薦債券基金,畢竟定存的利息不到1%;而債券基金雖然不能保本,但收益率的變動幅度較小,相對合理。不過那位顧客猶豫了,因為他一輩子從來沒有理過財。

我也一度認為能保本才是最好的,因此只選擇用安全的定存來滾錢,不過我馬上就領悟到,單靠定存是無法增加財產的,所以我才向那位顧客提議,就算是小額也好,親自投資看看,再以這個經驗為基礎拿更多的資金去投資。

該名顧客後來做了什麼選擇?他苦惱了一下,最後還是只辦理了定存,理由是因為他不懂理財,所以不敢投資。

每個人一開始不免都會恐懼,戰勝恐懼、踏出第一步,和因為害怕而待在原地不動,這兩者之中最危險的是後者。不願購買金融商品的人大部分理由是擔心失去本金,有錢人和窮人的差異就在這裡—窮人害怕失去金錢;富人害怕賺不到錢,因此有錢人甘願承擔風險,選擇投資。世界上沒有既安全、收益又高的投資,而所有的投資都伴隨著風險,風險越大收益就越高。

因為低利率的關係,在未來,投資將會成為決定財富的要素。

10年前,在韓國把錢存進銀行還能獲得4%至5%的利息,存在儲蓄銀行則會有10%以上的利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前,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提供20%以上的利息。

所以父母那一輩的人會把一筆大錢存進銀行裡,用那筆錢養孩子、當退休金。然而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韓國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多,銀行利息連1%都不到。從物價上漲率可得知,現在這個時代把錢存在銀行只會損失。

如今,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投資。投資並不是件什麼宏偉的事情,我將投資定義為「用小額去體驗基金、股票或美元等任何可以做的投資,並藉此經驗學習經濟的一項操作」。

要用自己的錢投資,才會時常去看、去關心經濟,如果投資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操作的話,那麼你累積到的只會是知識,絕對不會是資產。

如果你想成為有錢人,那就投資吧;累積經驗後再去做更大的投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與其害怕失去金錢,更應該害怕賺不到錢,只有敢承擔風險的人才能獲得財富,若尋求安全感,那就只會永遠停留在現狀。

作者簡介_崔民寧

現任銀行員,同時也是房地產包租婆。

前十年很努力上班,卻一直存不到錢,認清這個事實後,開始投入理財學習。之後建立各種開源系統,像是房地產、股票、副業等,累積了一般上班族就算上一輩子的班也累積不了的財富。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資深銀行員偷學客戶的錢滾錢祕笈: 10年財富自由的上班族,怎麼學會讓身邊一直有錢、不離本業卻有外快、穩健的以錢滾錢。》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資料來源:今 周刊

李來希批公正包子變相漲價 店家:別炒新聞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日前在臉書PO文,狠嗆花蓮知名排隊包子店,價格雖然沒調高,但變相漲價,不僅大小有差、皮也變薄。不過實際訪問民眾,大多表示與之前一樣,不覺得有變相漲價,店家也很委屈,只說希望不要炒新聞。

一層層蒸籠疊得高高的,在火爐上冒出陣陣白煙。旁邊員工更是沒停下來過,右手挖餡、左手握住皮,都是因為生意真的太好,外面饕客排出長長隊伍。一顆顆白胖胖的包子,熱騰騰剛出爐,立刻裝袋,送到客人手中。花蓮知名排隊美食,現在卻被「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怒轟縮水又走味。

李來希臉書發出貼文,說自己是這間店的常客,現在物價齊漲,原本還店家很有良心,維持一顆5元的親民價格,不料回家要享用時卻覺得怪怪的,原來是包子縮水了。以往一個蒸籠只能裝5顆,現在可以裝10顆,痛批是偷渡漲價。但其他客戶都說,沒差啦!

顧客說,「沒有都是五塊啊,沒有什麼差異性,都一樣啊。」

包子店業者說,「我們沒有漲價,一樣是一顆五塊錢,至於網路上的謠言說我們漲價縮水變十顆,是因為我們以前排八顆,是為了包子皮可以好看,因為它比較不會碰在一起會黏破掉。」

實際訪問民眾,多半表示吃起來口感沒變,大小也沒有明顯縮水。店家更是直言,絕無變相漲價的情況,懷疑是有人在炒新聞。只能說物價飛漲,消費者都很敏感,要藉物價炒話題,民眾心裡,自有公斷。

(民視新聞/趙永博 花蓮報導)

資料來源: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