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在網路上流傳被認為可能是轟-20試飛的圖片,其真實性與來源引起許多爭議。
(圖/網路)近日雙座版殲-20隱形戰機的露臉,引起國際上高度關注,也讓沉悶已久的大陸軍武圈又有了足以自豪的議題。
但是,殲-20雙座版畢竟不是大陸軍事圈的真正期待,最受關注的還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轟-20,這項處於尖端層級的武器數年來承載了過多的期待,但卻又必須面對最困難的環境進行最尖端武器研發,困難度難以想像,因此有很多專家認為轟-20恐怕還要數年才能面世,至於公開展示,恐怕要接近2030年才能實現。
今年珠海航展前,就有媒體臆測轟-20可能會在航展中亮相,但後來並未實現。
因此有關它的外型、性能與配備,大多數仍是媒體與專家們的猜測。
雖然各方追索相關訊息,但大陸官方口風很緊,除了官方發布的影片引起聯想之外,基本上沒有公布太多的內容,可以想見其中要克服的現實問題還非常多。
轟-20讓大陸各界期待了許多年,在中美戰略關係改變後,大陸民眾對它則望更加殷切。
在急於見到轟-20完成的心理之下,繪製各種想像圖能稍為滿足許多愛好者的期待。
圖為殲-20伴飛轟-20的想像圖。
(圖/微博)中共空軍曾有過兩款專用的長程轟炸機:蘇聯製圖-4與圖-16,這些轟炸機後來過於老舊,從1980年代開始以圖-16為藍本打造改款新型轟炸機作為替代,也就是後來的轟-6系列,數年後還根據轟-6設計了一款轟-8戰略轟炸機,但因基礎技術與工業能力不足而中途下馬。
蘇聯解體後,中共曾嘗試向俄羅斯購入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而未成功,後來從前蘇聯成員國買到圖-22M3的完整圖紙,打算做為自行研製的基礎,但項目最後還是停擺。
因此,除了仿造與改進俄製轟炸機,大陸從未有過自行研製轟炸機的經驗與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想見這當中要克服多少困難,更不用說一開始就要拿最頂尖的規格來打造轟-20了。
中共曾打算購入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圖)未成,蘇聯解體後亦曾由其成員國獲得逆火式轟炸機圖紙,原打算自行建造,但該項目也已停擺。
(圖/WIKI Alex Beltyukov)除了一般認為的轟-20將擁有飛翼氣布與隱形功能之外,外界對轟-20所知不多,包括最重要的發動機要使用何種型號也還是撲朔迷離。
媒體曾傳出可能使用俄製AL-31F,或先用中國自製的WS-10再過渡到性能更強的WS-15,但把這些原本用在殲擊機上使用的超音速、高機動性發動機用在洲際長程轟炸機上,那是一件極繁浩的工程。
因此,過去雖多次傳出轟-20即將試飛,但卻無任何可信的證據,官方對此也極少透露更多的訊息,只留給媒體們去猜測。
也才有很多繪圖高手在網上或雜誌上描繪出他們所想像的圖樣,來滿足軍迷們迫切期待的心理。
至於其他重要性能如低雷達可見度和更遠航程,對飛翼布局的機型來說,還有很多設計上的複雜性。
內部用的大量而複雜的電子系統彼此的相容也不可能一蹴可幾,這都要一再測試改進,需要很長時間。
俄國專家表示,大陸航空工業在進行全新戰略轟炸機設計時,並未放棄國外已經成熟的設計方案,是條很不錯的研發路徑,但是這樣的設計可能存在技術上的風險,以及必然會遇上的完成時間延後的問題。
轟-20這款尖端層級的武器數年來承載了過多的期待,但卻又必須面對困難研發的環境,很多專家認為它還要數年才能完成,公開展示恐怕要接近20年代末才能實現。
(圖/微博)生產戰略轟炸機需要有足夠的國力與完備的航空工業體系,二次大戰後只有美、蘇有這種能力,直到目前為止狀況沒有改變。
即便如航空工業相當發達的法國,至今也沒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持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中國目前經濟上有強大的推力,航空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即使如此,自行設計一架戰略轟炸機本身就是件超級工程,何況又要尋求高起點,從最尖端的規格上手,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投入。
大陸軍事雜誌《現代兵器》上刊出轟-20想像圖,引起外界關注是否轟-20即將完成正式現身。
(圖/微博)媒體因為高度期待,只好繪製各種轟-20的想像圖來滿足讀者竹心理。
(圖/微博) 中共自行研發的殲-20在2017年入列服役後,隔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做了飛行展示,但至今已量產百餘架以上,仍未進行地面展示。
有些專家認為其中可能涉及敏感的技術機密。
因此可以想像,技術難度極高的轟-20如果進行首飛,還要列裝服役後,才會公開飛行演示,至於靜態展示,恐怕得幾年之後再過幾年才有可能。
而在大量的技術問題還未完全克服之前,談論何時能公開亮相或飛行展示,都還言之過早。
其實以目前中國的國防戰略而言,洲際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並不迫切,反而是中長程轟炸機更為實用。
轟-20雖然有政治性宣傳作用,但就目前需求上來看,發展多樣化、性能更提升的類似轟-6系列的轟炸機,才對區域力量的提升有更深遠的意義。
頭條揭密》承載過多期待與猜測 陸轟20必須面對的現實
近日雙座版殲-20隱形戰機的露臉,引起國際上高度關注,也讓沉悶已久的大陸軍武圈又有了足以自豪的議題。
但是,殲-20雙座版畢竟不是大陸軍事圈的真正期待,最受關注的還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轟-20,這項處於尖端層級的武器數年來承載了過多的期待,但卻又必須面對最困難的環境進行最尖端武器研發,困難度難以想像,因此有很多專家認為轟-20恐怕還要數年才能面世,至於公開展示,恐怕要接近2030年才能實現。
今年珠海航展前,就有媒體臆測轟-20可能會在航展中亮相,但後來並未實現。
因此有關它的外型、性能與配備,大多數仍是媒體與專家們的猜測。
雖然各方追索相關訊息,但大陸官方口風很緊,除了官方發布的影片引起聯想之外,基本上沒有公布太多的內容,可以想見其中要克服的現實問題還非常多。
中共空軍曾有過兩款專用的長程轟炸機:蘇聯製圖-4與圖-16,這些轟炸機後來過於老舊,從1980年代開始以圖-16為藍本打造改款新型轟炸機作為替代,也就是後來的轟-6系列,後來還根據轟-6設計了一款轟-8戰略轟炸機,但因基礎技術與工業能力不足而中途下馬。
蘇聯解體後,中共曾嘗試向俄羅斯購入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而未成功,後來從前蘇聯成員國買到圖-22M3的完整圖紙,打算做為自行研製的基礎,但項目最後還是停擺。
因此,除了仿造與改進俄製轟炸機,大陸從未有過自行研製轟炸機的經驗與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想見這當中要克服多少困難,更不用說一開始就要拿最頂尖的規格來打造轟-20了。
除了一般認為的轟-20將擁有飛翼氣布與隱形功能之外,外界對轟-20所知不多,包括最重要的發動機要使用何種型號也還是撲朔迷離。
媒體曾傳出可能使用俄製AL-31F,或先用中國自製的WS-10再過渡到性能更強的WS-15,但把這些原本用在殲擊機上使用的超音速、高機動性發動機用在洲際長程轟炸機上,那是一件極繁浩的工程。
因此,過去雖多次傳出轟-20即將試飛,但卻無任何可信的證據,官方對此也極少透露更多的訊息,只留給媒體們去猜測。
也才有很多繪圖高手在網上或雜誌上描繪出他們所想像的圖樣,來滿足軍迷們迫切期待的心理。
至於其他重要性能如低雷達可見度和更遠航程,對飛翼布局的機型來說,還有很多設計上的複雜性。
內部用的大量而複雜的電子系統彼此的相容也不可能一蹴可幾,這都要一再測試改進,需要很長時間。
俄國專家表示,大陸航空工業在進行全新戰略轟炸機設計時,並未放棄國外已經成熟的設計方案,是條很不錯的研發路徑,但是這樣的設計可能存在技術上的風險,以及必然會遇上的完成時間延後的問題。
生產戰略轟炸機需要有足夠的國力與完備的航空工業體系,二次大戰後只有美、蘇有這種能力,直到目前為止狀況沒有改變。
即便如航空工業相當發達的法國,至今也沒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持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中國目前經濟上有強大的推力,航空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即使如此,自行設計一架戰略轟炸機本身就是件超級工程,何況又要尋求高起點,從最尖端的規格上手,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投入。
中共自行研發的殲-20在2017年入列服役後,隔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做了飛行展示,但至今已量產百餘架以上,仍未進行地面展示。
有些專家認為其中可能涉及敏感的技術機密。
因此可以想像,技術難度極高的轟-20如果進行首飛,還要列裝服役後,才會公開飛行演示,至於靜態展示,恐怕得幾年之後再過幾年才有可能。
而在大量的技術問題還未完全克服之前,談論何時能公開亮相或飛行展示,都還言之過早。
其實以目前中國的國防戰略而言,洲際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並不迫切,反而是中長程轟炸機更為實用。
轟-20雖然有政治性宣傳作用,但就目前需求上來看,發展多樣化、性能更提升的類似轟-6系列的轟炸機,才對區域力量的提升有更深遠的意義。
頭條揭密》承載過多期待與猜測 陸轟20必須面對的現實
近日雙座版殲-20隱形戰機的露臉,引起國際上高度關注,也讓沉悶已久的大陸軍武圈又有了足以自豪的議題。
但是,殲-20雙座版畢竟不是大陸軍事圈的真正期待,最受關注的還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轟-20,這項處於尖端層級的武器數年來承載了過多的期待,但卻又必須面對最困難的環境進行最尖端武器研發,困難度難以想像,因此有很多專家認為轟-20恐怕還要數年才能面世,至於公開展示,恐怕要接近2030年才能實現。
今年珠海航展前,就有媒體臆測轟-20可能會在航展中亮相,但後來並未實現。
因此有關它的外型、性能與配備,大多數仍是媒體與專家們的猜測。
雖然各方追索相關訊息,但大陸官方口風很緊,除了官方發布的影片引起聯想之外,基本上沒有公布太多的內容,可以想見其中要克服的現實問題還非常多。
中共空軍曾有過兩款專用的長程轟炸機:蘇聯製圖-4與圖-16,這些轟炸機後來過於老舊,從1980年代開始以圖-16為藍本打造改款新型轟炸機作為替代,也就是後來的轟-6系列,後來還根據轟-6設計了一款轟-8戰略轟炸機,但因基礎技術與工業能力不足而中途下馬。
蘇聯解體後,中共曾嘗試向俄羅斯購入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而未成功,後來從前蘇聯成員國買到圖-22M3的完整圖紙,打算做為自行研製的基礎,但項目最後還是停擺。
因此,除了仿造與改進俄製轟炸機,大陸從未有過自行研製轟炸機的經驗與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想見這當中要克服多少困難,更不用說一開始就要拿最頂尖的規格來打造轟-20了。
除了一般認為的轟-20將擁有飛翼氣布與隱形功能之外,外界對轟-20所知不多,包括最重要的發動機要使用何種型號也還是撲朔迷離。
媒體曾傳出可能使用俄製AL-31F,或先用中國自製的WS-10再過渡到性能更強的WS-15,但把這些原本用在殲擊機上使用的超音速、高機動性發動機用在洲際長程轟炸機上,那是一件極繁浩的工程。
因此,過去雖多次傳出轟-20即將試飛,但卻無任何可信的證據,官方對此也極少透露更多的訊息,只留給媒體們去猜測。
也才有很多繪圖高手在網上或雜誌上描繪出他們所想像的圖樣,來滿足軍迷們迫切期待的心理。
至於其他重要性能如低雷達可見度和更遠航程,對飛翼布局的機型來說,還有很多設計上的複雜性。
內部用的大量而複雜的電子系統彼此的相容也不可能一蹴可幾,這都要一再測試改進,需要很長時間。
俄國專家表示,大陸航空工業在進行全新戰略轟炸機設計時,並未放棄國外已經成熟的設計方案,是條很不錯的研發路徑,但是這樣的設計可能存在技術上的風險,以及必然會遇上的完成時間延後的問題。
生產戰略轟炸機需要有足夠的國力與完備的航空工業體系,二次大戰後只有美、蘇有這種能力,直到目前為止狀況沒有改變。
即便如航空工業相當發達的法國,至今也沒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持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中國目前經濟上有強大的推力,航空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即使如此,自行設計一架戰略轟炸機本身就是件超級工程,何況又要尋求高起點,從最尖端的規格上手,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投入。
中共自行研發的殲-20在2017年入列服役後,隔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做了飛行展示,但至今已量產百餘架以上,仍未進行地面展示。
有些專家認為其中可能涉及敏感的技術機密。
因此可以想像,技術難度極高的轟-20如果進行首飛,還要列裝服役後,才會公開飛行演示,至於靜態展示,恐怕得幾年之後再過幾年才有可能。
而在大量的技術問題還未完全克服之前,談論何時能公開亮相或飛行展示,都還言之過早。
其實以目前中國的國防戰略而言,洲際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並不迫切,反而是中長程轟炸機更為實用。
轟-20雖然有政治性宣傳作用,但就目前需求上來看,發展多樣化、性能更提升的類似轟-6系列的轟炸機,才對區域力量的提升有更深遠的意義。
火鍋料熱量第一是它!專家:多吃原型
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最近的天氣突然一下就變冷了,北部天氣也都是陰陰冷冷的雨天,這時候真的很適合吃熱呼呼的火鍋!吃火鍋少不了的就是火鍋料,但營養師Feibi表示:「其實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這種原型食物。
」並提供各種火鍋料的熱量表供大家參考。
營養師Feibi表示,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等原型食物。
(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營養師Feibi指出,以單個火鍋料來看,較低卡的包括魚蛋、魚卵卷、蝦球;約20大卡的有,魚餃、燕餃、蛋餃、蟳味棒、起司球及鑫鑫腸;另外,30大卡以上的有三角油豆腐、麻糬燒、凍豆腐和貢丸,至於麻吉燒等若是起司口味落在40大卡,而花生、芝麻口味的單個就接近60大卡。
營養師Feibi提供火鍋料熱量表供大家參考(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台灣人喜愛吃火鍋,尤其是冬天,火鍋店都排滿人潮,營養師Feibi建議民眾,記得適量攝取火鍋料,不然可能一不小心就爆卡,此外湯盡量少喝、醬也盡量少沾,多補充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菜花傳染途徑不只「人與人的連結」!這些公共場所也危險第13輪AZ與BNT預約收單!莊人祥:兩廠牌預約僅5成台東鳳梨釋迦成孤兒 饒慶齡說是「客訴」 農民憂:別甩鍋金髮正妹如廁「詭異燒灼感」 掀馬桶蓋驚見巨大蜘蛛
火鍋料熱量第一是它!專家:多吃原型
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最近的天氣突然一下就變冷了,北部天氣也都是陰陰冷冷的雨天,這時候真的很適合吃熱呼呼的火鍋!吃火鍋少不了的就是火鍋料,但營養師Feibi表示:「其實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這種原型食物。
」並提供各種火鍋料的熱量表供大家參考。
營養師Feibi表示,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等原型食物。
(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營養師Feibi指出,以單個火鍋料來看,較低卡的包括魚蛋、魚卵卷、蝦球;約20大卡的有,魚餃、燕餃、蛋餃、蟳味棒、起司球及鑫鑫腸;另外,30大卡以上的有三角油豆腐、麻糬燒、凍豆腐和貢丸,至於麻吉燒等若是起司口味落在40大卡,而花生、芝麻口味的單個就接近60大卡。
營養師Feibi提供火鍋料熱量表供大家參考(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台灣人喜愛吃火鍋,尤其是冬天,火鍋店都排滿人潮,營養師Feibi建議民眾,記得適量攝取火鍋料,不然可能一不小心就爆卡,此外湯盡量少喝、醬也盡量少沾,多補充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菜花傳染途徑不只「人與人的連結」!這些公共場所也危險第13輪AZ與BNT預約收單!莊人祥:兩廠牌預約僅5成台東鳳梨釋迦成孤兒 饒慶齡說是「客訴」 農民憂:別甩鍋金髮正妹如廁「詭異燒灼感」 掀馬桶蓋驚見巨大蜘蛛
火鍋料熱量第一是它!專家:多吃原型
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最近的天氣突然一下就變冷了,北部天氣也都是陰陰冷冷的雨天,這時候真的很適合吃熱呼呼的火鍋!吃火鍋少不了的就是火鍋料,但營養師Feibi表示:「其實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這種原型食物。
」並提供各種火鍋料的熱量表供大家參考。
營養師Feibi表示,大多數火鍋料都屬於加工製品,建議大家吃火鍋時盡量多選擇青菜、豆製品、海鮮跟肉等原型食物。
(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營養師Feibi指出,以單個火鍋料來看,較低卡的包括魚蛋、魚卵卷、蝦球;約20大卡的有,魚餃、燕餃、蛋餃、蟳味棒、起司球及鑫鑫腸;另外,30大卡以上的有三角油豆腐、麻糬燒、凍豆腐和貢丸,至於麻吉燒等若是起司口味落在40大卡,而花生、芝麻口味的單個就接近60大卡。
營養師Feibi提供火鍋料熱量表供大家參考(圖/翻攝自營養師Feibi臉書)台灣人喜愛吃火鍋,尤其是冬天,火鍋店都排滿人潮,營養師Feibi建議民眾,記得適量攝取火鍋料,不然可能一不小心就爆卡,此外湯盡量少喝、醬也盡量少沾,多補充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菜花傳染途徑不只「人與人的連結」!這些公共場所也危險第13輪AZ與BNT預約收單!莊人祥:兩廠牌預約僅5成台東鳳梨釋迦成孤兒 饒慶齡說是「客訴」 農民憂:別甩鍋金髮正妹如廁「詭異燒灼感」 掀馬桶蓋驚見巨大蜘蛛
看風景還是飆車?警方:加強取締重機
記者王浩原、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疫情管制再鬆綁,民眾一窩蜂出遊,台東縣也是遊客熱愛放鬆地區之一,不過最近在南迴公路和東海岸公路沿線的居民,卻飽受困擾,因為有不少重機旅遊騎士可能改裝引擎,沿途發出巨大「轟轟」聲響,讓當地民眾飽受噪音霸凌。
台東縣議員要求台東縣警局約束這些騎士,縣警局表示:「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嚴格取締改裝和超速重型機車。
」台東縣警局表示「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嚴格取締改裝和超速重型機車。
」(圖/資料照)住在南迴公路和東海岸沿線的居民紛紛叫苦:「最近在疫情鬆綁後,發現不少重型機車騎士,可能改裝了引擎,騎車經過會發出轟轟的巨大聲響,令人非常難受,反正只要連續假日就一定是轟轟叫。
」台東縣多位縣議員,也在議會定期會上以「重機噪音霸凌鄉民」為題質詢縣警局,要求嚴加查辦。
台東縣議員楊秋珍表示:「高速行駛下,產生巨大的引擎聲。
」台東縣議員高美珠也表示:「應該是要好好的看風景,不是來飆車。
」當地居民表示最困擾的是,只要假日一到,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就會聽到重型機車呼嘯而過的噪音。
台東縣警局也承諾,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取締。
台東縣警局交通隊組長邱中正表示:「我們會規畫專案,結合監理站還有環保局,針對可能是噪音的部份還有就是交通違規,還有就是有沒有改裝車輛的部份一起來做一個稽查。
」警方表示,今年到現在已經取締重型機車違規有162件,主要都是違規超速,不過未來會加強取締改裝重型機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天冷皮膚乾癢有救了!營養師:多吃「這些」食物湯品熱量最高竟是它!營養師:湯頭越清澈 熱量越低魷魚遊戲「椪糖」手作要點大公開!選用「此」來製作疫苗涵蓋率達8成可出國?莊人祥:商務可能「提早開放」
看風景還是飆車?警方:加強取締重機
記者王浩原、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疫情管制再鬆綁,民眾一窩蜂出遊,台東縣也是遊客熱愛放鬆地區之一,不過最近在南迴公路和東海岸公路沿線的居民,卻飽受困擾,因為有不少重機旅遊騎士可能改裝引擎,沿途發出巨大「轟轟」聲響,讓當地民眾飽受噪音霸凌。
台東縣議員要求台東縣警局約束這些騎士,縣警局表示:「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嚴格取締改裝和超速重型機車。
」台東縣警局表示「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嚴格取締改裝和超速重型機車。
」(圖/資料照)住在南迴公路和東海岸沿線的居民紛紛叫苦:「最近在疫情鬆綁後,發現不少重型機車騎士,可能改裝了引擎,騎車經過會發出轟轟的巨大聲響,令人非常難受,反正只要連續假日就一定是轟轟叫。
」台東縣多位縣議員,也在議會定期會上以「重機噪音霸凌鄉民」為題質詢縣警局,要求嚴加查辦。
台東縣議員楊秋珍表示:「高速行駛下,產生巨大的引擎聲。
」台東縣議員高美珠也表示:「應該是要好好的看風景,不是來飆車。
」當地居民表示最困擾的是,只要假日一到,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就會聽到重型機車呼嘯而過的噪音。
台東縣警局也承諾,這星期週休二日會組成專案取締。
台東縣警局交通隊組長邱中正表示:「我們會規畫專案,結合監理站還有環保局,針對可能是噪音的部份還有就是交通違規,還有就是有沒有改裝車輛的部份一起來做一個稽查。
」警方表示,今年到現在已經取締重型機車違規有162件,主要都是違規超速,不過未來會加強取締改裝重型機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天冷皮膚乾癢有救了!營養師:多吃「這些」食物湯品熱量最高竟是它!營養師:湯頭越清澈 熱量越低魷魚遊戲「椪糖」手作要點大公開!選用「此」來製作疫苗涵蓋率達8成可出國?莊人祥:商務可能「提早開放」
決心回鄉接頭目遭質疑 單親媽淚崩
▲排灣族大後部落女頭目廖莉華,背負著重大使命走在傳承之路上。
(圖/牽猴子提供)導演魏郁蓁初次執導作品《阿查依蘭的呼喚》即入圍2020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電影描述單親媽媽廖莉華面臨生活的種種困境後,仍決心回鄉承接大頭目的感人故事,更是台灣首部以女頭目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
原定於今年5月上映的《阿查依蘭的呼喚》,雖因疫情影響而延遲上映,依然沒減少觀眾的期待感,導演魏郁蓁高興宣布再次啟動上映計畫:「等待讓我們的心情更有醞釀,更堅定非看不可的決心!」▲廖莉華在單親媽媽與頭目身份的諸多壓力下,展現不凡的生命力。
(圖/牽猴子提供)《阿查依蘭的呼喚》經過疫情的洗禮和考驗後,終於將在11月26日正式上映,頭目廖莉華美麗又強韌的生命故事帶入現在的社會狀況不僅振奮人心,背負著重大使命走在傳承之路上的她,更成為今年全國運動會「傳承文化之火」的火炬手代表。
長期拍攝原住民題材的魏郁蓁導演表示:「廖莉華的故事充滿人性,非常觸動人心。
」所以決定用影像紀錄這位用「生命」在維護傳統的排灣族大後部落女頭目,希望讓觀眾看見單親媽媽與頭目身分的諸多壓力下,她是如何展現不凡生命力。
▲《阿查依蘭的呼喚》為台灣首部以女頭目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
(圖/牽猴子提供)電影預告中,廖莉華從抗拒到下定決心回鄉承接大頭目,過程中經歷部落族人質疑、生活現實的壓力,她忍不住淚訴:「我要上班、我要養家,回部落才發現,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她的處境與承擔無疑也是台灣社會女性的縮影,更是逐漸崛起、不容忽視的女力,導演魏郁蓁邀請觀眾進戲院觀賞《阿查依蘭的呼喚》,期望本片能在疫情後帶給觀眾滿滿正能量。
▲《阿查依蘭的呼喚》導演魏郁蓁表示,廖莉華的故事非常觸動人心。
(圖/牽猴子提供)《阿查依蘭的呼喚》導演魏郁蓁歷時7年的籌備與拍攝,紀錄一位單親媽媽-廖莉華頭目的生命故事,她努力扛起難以負荷的重擔,單親的壓力、頭目的責任、族人的期盼與祖靈的呼喚,成了她人生中最苦也最美的憶念。
(編輯:楊穎軒)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娜美妻「黑絲短裙」辣爆 連千毅:要500次才拿到她電話 心死斷5年婚 理科太太打破沉默「我正用盡全力經歷它」 SM萬聖趴沒Irene!美女暴瘦成紙片人 近況讓人「痛哭」
通膨來了!該買黃金、比特幣還是股票避險? 投顧董事長建議「這樣做」!
近期最熱門的關鍵字,應該就是通膨了,美國9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5.4%,台灣的央行副總裁陳南光也跳出來示警,穆迪也警告全球供應鏈危機恐惡化,所有都指向通膨降臨,這是全球經濟最迫切的課題,大家開始討論投資如何佈局,以免資產被通膨吃掉,房產、黃金還是比特幣?股票又該怎麼看?專家建議跟原物料有關的可以多多留意。
圖/TVBS記者王暐婷:「大家最近出門買東西,有沒真的覺得物價貴了一些呢,全球通膨的壓力是持續增大的,根據主計總處的調查,9月的消費物價指數上漲2.63%,是創下8年半來的新高,至於蔬菜價格也較去年同期上漲26%。
」9月主要因為油價低基期因素仍在,加上機票、蔬菜、肉類、水果及成衣價格上漲,讓CPI年增率連續2個月破2%,加上美國聯準會恐提前在明年升息,通膨壓力持續升溫。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造成通膨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貨幣數量的大幅成長,所以就是水漲船高啦,所以我個人是覺得,如果不去處理貨幣供給的問題的話,這個通膨非常可能會變成一個長期的現象。
」儘管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頻頻強調,這只是暫時現象,目前沒有過度通膨的疑慮,但仍無法撫平市場騷動不安的情緒。
因為歷史上,舉凡通膨出現,就會有很多人的資產因通膨受損,除了房地產,究竟要投資股票、黃金還是比特幣?各有優缺。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我們預計這個冬天應該會是一個寒冬,所以這部分原物料,應該會有上漲這樣一個機會,所以在原物料的ETF,可以注意佈局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因為通膨,會使得公債殖利率往上升,所以我們覺得在債券的部分,抗通膨的債券這邊也是可以做留意的。
」圖/TVBS除了股票投資,專家也建議觀察美元與日圓走勢,日圓兌美元一度來到114.7價位,創近5年低點。
至於黃金,得再看看。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我覺得黃金這一塊,因為已經來到相對的一個高點,我倒覺得它沒有利息的一個誘因的話,我會比較不建議在這邊佈局所謂黃金,若搭配一些積極型的佈局上來看的話,就會回到最近的一些像比特幣,它這邊的加密貨幣,也可以拿來當作是比較,data值比較高的一個佈局,但我覺得比例不要太高。
」不動產商業仲介部部長張凱智:「這個辦公室是445坪左右,當我們做分戶出租的時候,相對我們的租金的,坪效效率會比較高一些些。
」圖/TVBS資金大一些的將腦筋動到不動產上,房仲業者觀察,除了商辦的空置率下降,房市交易也是持續熱絡,10月買賣移轉棟數,六都合計共23810棟,寫今年單月最高,且年、月雙增,月增11.3%,年增9.3%。
專家估計今年移轉棟數將拚,跨越35萬棟大關。
不動產商業仲介部部長張凱智:「全台灣的移轉棟數就是,其實前三季已經,已經跟去年同期比已經正成長了,已經有正成長就等於說,比如說我們今年九月份,累積一到九月份的成交量,跟去年一到九月份的成交量是有正成長。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我覺得應該是政府部門,想辦法去抑制通膨,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讓新台幣再多升值一點,那新台幣升值,當然會讓我們的出口變得比較辛苦,但是因為我們出口成長率很好,很重要是新台幣如果升值的話,你進口產品的物價就會可以稍微抑制。
」民眾積極布局之外,大通膨還是得靠政府出手。
畢竟薪水不漲,疫情影響加上物價飛漲,通膨烈焰恐將轉為民怨之火。
更多 TVBS 報導朱立倫:通膨對青年及弱勢打擊大 但政府反應慢半拍 「沙拉油、肉」已漲5至10元! 王美花:會監控原料價格 9月CPI年增2.63%引通膨疑慮 主計長:全年不會破2 房價井噴暴漲?鄉民翻出「內政部數據」: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