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人、網媒立場新聞前董事何韻詩等6人今晨被警方國安處拘捕,警方指他們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的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
何韻詩上午透過臉書專頁表示,自己目前心情OK,「請各位關心我的朋友不用擔心」。
何韻詩遭逮捕。
(中央社檔案照片)(翻攝臉書)綜合港媒報導,國安處人員早上6時左右到被捕者的住所搜查,被捕6人都是公司高層及前高層人員,包括前董事吳靄儀、何韻詩、周達智和方敏生,以及代總編輯林紹桐、副採訪主任兼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
立場新聞一向被視為支持泛民主派的媒體,與已經關閉的蘋果日報有同一立場。
這家網媒由一批泛民人士於2014年「占中」運動爆發後成立,以延續爭取民主訴求。
立場新聞今年6月曾發公告,表示會把5月及之前刊出的文章全部暫時下架,並暫停接受贊助。
立場新聞的創立人為蔡東豪,歷任董事有吳靄儀、方敏生、何韻詩、練乙錚、周達智、鍾沛權等人。
香港實施國安法後,何韻詩、吳靄儀和方敏生等人辭任。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曾在網誌撰文,指即使一些組織已公布解散,但任何人或機構「犯下的罪行」,不會因解散或辭任而消失,也不意味著可以逃避罪責。
因為偏好設定的緣故,無法使用此內容。
請在此更新設定來顯示內容。
更多相關新聞涉發布煽動刊物 港藝人何韻詩等立場新聞6人被捕黎智英「罪不完」 又遭加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港校三大「六四紀念品」被撤 CNN:自由終結香港「愛國選舉」投票率3成 立法會反對派歸零香港Disney+自我審查?辛普森家庭訪天安門那集被消失香港算「國內」?我政府在港房地產恐遭中國沒收
日期: 2021 年 12 月 29 日
酒駕累犯頻傳 民眾黨籲提高連坐罰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修法加重罰款,在新車強制加裝酒精鎖,並矯正酒駕累犯的成癮症。
(圖/民眾黨立院黨團提供)高雄一名酒駕累犯日前肇事釀1死3傷,藝人宋少卿又第5度酒駕被逮。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今(2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修法加重罰款,在新車強制加裝酒精鎖,並矯正酒駕累犯的成癮症,引入更科學的執行手段,從根本解決酒駕問題。
立委邱臣遠表示,每次遇到酒駕事故,執政黨就要演一次震怒大戲,但數據顯示,2021年1至9月民進黨執政的直轄市桃園、台南和高雄,竟都有高達27起酒駕致死事故,然而每個月各縣市首長召開的道安會議,高雄市主持3次、桃園市4次,如何讓民眾信服有為酒駕問題付出努力?邱臣遠指出,歐盟已提出相關議案,要求2022年5月起境內生產的汽車,都必須安裝酒精測試儀,啟動前須接受酒精含量測試;台灣雖在2020年3月規定酒駕累犯需裝設「酒精鎖」,但截至2021年11月底,應裝酒精鎖人數共2367人,但實際安裝僅95輛,執行率只有4%,原因在於「管車不管人」,且重考駕照才加裝,他們乾脆無照駕駛或開他人的車輛。
立委張其祿表示,高雄「三度酒駕撞一家四口案」及2013年「葉少爺酒駕案」中,這些肇事者往往因從事特殊產業、脫產或沒有資產,而難以罰金、賠償來懲罰及課責,車甚至是租借來的,因此有必要思考採取特殊手段,例如有人提議的「酒駕肇事者去洗大體」來達到教化或課責目的。
另外對酒駕同行者與酒精提供者的「連坐罰」應檢討是否加重等,透過社會壓力達到抑制酒駕的預防性效果,並透過酒駕罰金專款專用,如設立「被害補償基金」,加強照顧酒駕受害者與家屬。
立委高虹安直指,縱使有酒精鎖規範,駕駛請人代吹酒精鎖或駕駛他人車輛以躲避酒測,仍存在執法困難,建議未來酒精鎖應結合人臉辨識功能、行車記錄器,在酒測時錄影,以減少代測問題,一方面保障其他用路人,二方面方便釐清肇事者。
高虹安表示,為降低未來酒駕之可能性,她提出未來新車配備中,必須包含酒精鎖之功能,根本執行喝酒不上路之作為。
另外,最近國人使用共享汽車、出租車之比率增加,也常發生出租車之酒駕事件。
因此,都歸屬於公司資產管理之車輛,共享汽車與出租車應全面安裝上述行車紀錄器與酒精鎖之設備,費用可由租車公司與政府共同負擔。
如此由上而下,從政府、企業到個人,一層一層的建立安全網,讓飲酒之人不上路,才能讓國人行走安心。
立委蔡壁如表示,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酒駕者一年內再犯率為18%,透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進行酒駕醫療後,結案後一年再犯率降為6.85%,兩年降為11.8%;即使未完成治療,也下降至12%至16%,可見有效的醫療介入,也應該納入酒駕相關修法,讓酒駕者脫離酒精的依賴,更能降低其再犯率。
立委賴香伶表示,根據交通部統計,今年1至9月因酒駕肇事死傷人數達23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人,成長13.7%,顯示現行酒駕防制措施不足,由於酒駕者重複再犯者比例不少,台北市針對酒駕者安排進行酒癮治療,透過醫院輔導檢方轉介的酒駕個案,截止109年輔導472人中,已有389人無再犯紀錄。
賴香伶說,除了酒癮戒治,北市也加強反酒駕執法,已使台北市的酒駕肇事死傷人數逐年下降,從101年死傷606人,逐年下降至今年的173人,顯示北市積極防制酒駕已產生成效,呼籲朝野將北市經驗納入,盡速進行修法。
民眾黨團呼籲,政府向酒駕宣戰別只做半套,除了對酒駕者、同車者連坐加重處罰,在車輛上裝設酒精鎖,從醫療角度預防酒癮外,也要重視受害者及其家庭傷害的補償,為受害者伸張正義與權利,徹底檢討現行法律制度及法律扶助,治標且治本,才能根絕酒駕問題。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外媒報導共機擾台明年恐更多!邱國正:國軍整備不分時間 林智堅棄選大新竹市長 邱顯智:請柯建銘聽清楚弦外之音 林智堅隔空3問朱立倫 邱顯智酸:「五十步笑百步」
蘇丹黃金礦坑坍塌 至少38人死亡
蘇丹國營礦資源公司(Sudanese Mineral Resources Limited Company )28日發表聲明表示,位在西柯多方省(West Kordofan )努胡德市附近一座金礦發生坍塌事故,已造成至少38人死亡,另有數人受傷。
美聯社引述當地媒體報導,礦區事故礦坑現場有幾個軸柱崩斷,除了造成38人死亡,並至少有8人受傷,救援工作仍在進行,傷者已被送到醫院治療。
路透社引述礦業公司主管說明,目前僅有一人生還。
礦業公司在臉書(Facebook)張貼的照片,顯示村民聚集在事故地點,現場至少兩台挖土機正在挖崛,試圖尋找可能生還者與遺體。
當地媒體報導礦業公司表示,這座礦場因為不符合開採條件,原本已被政府責令關閉不再挖礦,但在守衛的安全部隊離開此區後,仍有礦工潛入礦坑進行開採作業。
此一礦區是在2019年停止營運。
黃金生產和出口在非洲國家中均名列前茅,根據官方數字,2020年蘇丹金礦產出36.6公噸,排名非洲大陸第二。
但因部分礦業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礦場安全標準並未普遍有效執行,以致安全管理不善,礦坑坍塌等事故頻傳。
由於被控黃金走私,蘇丹臨時政府過去兩年已開始管理礦業。
「交往九年不曾答應發生關係」陳玉珍自責嘆:人家沒有要我 是我不放
陳玉珍日前上節目自爆不斷遭到男友劈腿,而男方偷吃的原因是她9年來都不曾答應發生關係。
圖:翻攝陳玉珍臉書[新頭殼newtalk] 藍營「戰鬥藍」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一向慓悍,被外界封為「女戰神」,而她日前在節目《單身行不行》中自爆,她在最青春年華時,曾與一任男友交往長達9年時間,過程卻不斷遭到男友劈腿,而男方偷吃的原因是她9年來都不曾答應發生關係。
儘管她當時一直忍受前男友不斷更換「劈腿對象」,但她還是為這名前男友說話,她強調:「自己可能錯還比較多,因為人家沒有要我,是我一直堅持著不放」。
陳玉珍提到,她在28歲和一任男友結識,就交往了9年期間,雙方都是金門當地政治世家,她認識他時她爸爸是議長,後來她當議員,交往到他爸爸當議長。
而剛交往時,兩人感情確實也很甜蜜,她也非常喜歡對方,但在交往3個月時,她有事到美國,回金門後就看到男友房間門口「有女生鞋子」,她推測應該是男友的前女友,事後她雖然有和男友說破,不過也沒多追究,因為她認為發生這種事很丟臉,沒想到男友之後行為更誇張,身邊女伴一個接一個換,但她也不斷委曲求全忍受。
陳玉珍感嘆「後來說實在話很丟臉,我後來就一直忍受,真的就一直忍受,中間換很多不同的女孩子。
」並坦言,自己不覺得是男友單方面的錯,因為在他們交往的9年中,她從未答應與男友發生關係,理由則是她當時保有婚後才能有性行為的觀念,她說:「我現在40幾歲才覺得,對這個男生我事實上也是很不公平,我自己可能錯還比較多,因為人家沒有要我,是我一直堅持著不放」。
至於最後到底兩人為何分手,陳玉珍透露,是直到民國一百年時,當時對方家長希望雙方結婚,而她則問男友「為什麼想跟我結婚」,沒想到對方竟回答「就說是他爸爸說的」。
陳玉珍說到這裡略顯委屈表示:「那一刻我就覺得我醒了。
」、「這問題是在我,對這感情執著這麼久,是我不甘心、不願意放下」、「不願意承認他一直不要我,當他決定要的時候,我覺得我不要了,我得到了,也可以不要了,就決定不要跟他糾葛了….」。
陳玉珍指出,事後回想這樣的做法真的很傻,也奉勸電視機前的女性不要學,畢竟那時候是自己最青春的時候,如果放下,可以認識不一樣的人。
和這位前男友分手後,陳玉珍仍曾在交過其他男友,也讓她很喜歡,但沒想到「交往半年人就不見了」。
而在陳玉珍找到對方後,對方竟說「我不喜歡女生!」卻被陳玉珍發現只是藉口,因為又被她找到「前女友!」這讓節目主持人邱沁宜驚呼:「你果然很會找人!」更多新頭殼報導宣布棄選隔天深夜發文 林智堅:當它不見了你才會記得它曾經是你的
廖科溢9年婚亮紅燈「打包行李搬離愛巢」 親曝現況:分居一陣子
廖科溢。
(圖/亞洲旅遊台)記者潘鈺楨/台北報導金鐘主持人、「亞旅台一哥」廖科溢私生活相當低調,然而近日被拍到搬離愛巢,傳與太太魏珮聿分居,協議離婚中。
廖科溢上月初才拍到跟結婚9年的老婆魏珮聿同框,但隨後被爆料,其實兩人協議離婚中。
他最近又被媒體拍到用行李箱大包小包搬家,對此廖科溢表示:「謝謝您的關心,妻子和我由於聚少離多,生活步調不同步,確實分居一陣子,由於是私領域,加上妻子生活低調,同時我們也不希望佔用太多版面,浪費社會資源。
再次感謝。
」44歲的廖科溢和小10歲的魏珮聿原是新聞台同事,他曾描述與老婆的戀愛故事,欣賞她總是默默完成工作,於是展開追求,還直接問「是否接受閃婚」,她爽快說可以,相戀不到一年就登記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