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及相關措施,今2021/9/4最新情況:繼8月28日零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國內沒有新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個案,也沒有增加死亡個案,僅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
全球累計2億1959萬1698例、454萬9910死。
美國累計3970萬9769例、64萬5159死。
中國大陸3日新增28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其中1例為本土病例,位於雲南省。
英國將支援澳洲4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澳洲總理莫里森自稱欠英相強生一杯啤酒。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說,最終可能強制所有符合年齡資格的民眾施打疫苗,並計劃在這個月稍後開始對免疫力較弱的人施打第三劑。
美國太平洋屬地關島因為染疫病例增加,已暫停讓國際旅客到關島度假並接種疫苗的計畫。
2021/9/3全球累計2億1918萬9790例、454萬4789死。
美國累計3955萬3410例、64萬3706死。
台灣新增6例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全台累計1萬6012例確診,837例死亡。
因應境外移入Delta變異株疫情,桃園市自即日起至9月9日強化第二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
南韓防疫當局今天證實,境內首次發現感染Mu變異病毒株案例,為3例分別來自墨西哥、美國及哥倫比亞的海外感染移入案例。
中國大陸2日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另新增28例境外移入確診,分別是由雲南和上海等8個省市通報。
2021/9/2台灣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全台累計1萬6006例確診、837例死亡。
全球累計2億1856萬7634例、454萬5678死。
美國累計3939萬9080例、64萬2093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顯示,可能對新冠肺炎疫苗有抗藥性的Mu變異株至今已在39國現蹤,其中又以美國最多,出現2065例。
美國運動新聞網站「運動員」(The Athletic)今天的報導指出,美國職籃NBA的2021-22新球季即將到來,想現場觀賽的球迷需先打過完整疫苗或篩檢通過才能進場。
COVID-19病毒變異株對全球的威脅與日俱增,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辨識出4種「高關注變異株」,被認為有可能使疫情惡化,分別是:Alpha變異株,2020年9月首次在英國發現;Beta變異株,2020年5月首次在南非發現;Gamma變異株,2020年11月首次在巴西發現;Delta變異株,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發現。
另有包括Mu在內的5個「需留意變異株」,分別是,Eta變異株,2020年12月首次在多國發現;Iota變異株,2020年11月首次在美國發現;Kappa變異株,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發現;Lambda變異株,2020年12月首次在祕魯發現;Mu變異株,2021年1月首次在哥倫比亞發現。
泛美衛生組織(PAHO)1日表示,美國及加拿大多數民眾已接種COVID-19疫苗,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有3/4人口尚未完整接種,促請各界分享疫苗拯救生命。
日本正受到Delta變異病毒株肆虐的第5波疫情侵襲,新增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截至1日為止,全境累計病例數已突破150萬例大關,其中在大阪府首度單日新增逾3000例。
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確診,8月29日他的特別秘書(類似機要秘書)確診,河村因而居家隔離、遠距上班,接受PCR檢測也確診。
澳洲維多利亞州當局1日宣布,墨爾本封城令將延長3周,防疫策略也將從「零確診」改為加速疫苗接種。
2021/9/1全球累計2億1784萬8001例、452萬2230死。
美國累計3920萬751例、64萬121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6例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首批BNT疫苗今天晚間將台灣,共約90多萬劑,將先供12歲到22歲民眾優先接種。
澳洲將向新加坡借用50萬劑BNT,年底歸還。
南韓SK生物科學公司和英國GSK藥廠的候選疫苗GBP510,將與AZ疫苗展開第三期比較性臨床試驗。
中國大陸8月31日新增19例確診,都是境外移入病例。
2021/8/3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4例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全台累計835死。
全球累計2億1725萬7194例、451萬3251死。
美國累計3905萬8704例、63萬8560死。
南非科學家表示在普馬蘭加省(Mpumalanga)和豪登省(Gauteng)發現「C.1.2」新冠變種病毒,傳染力更強也恐繞過疫苗保護機制。
2021/8/3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全球累計2億1652萬9906例、450萬3947死。
美國累計3879萬9396例、63萬7540死;當局將從9月下旬開始全面施打第3劑疫苗。
新加坡29日宣布570萬人口8成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成為全球完整接種率最高國家。
日本東京都29日新增3081例確診,連續7天低於上週同日,疫情逐步趨緩。
不過,日本全境重症患者已連續17天創新高紀錄,至今總計2070人。
目前日本仍有21都道府縣被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29日認為,要如期在9月12日解除宣言相當困難。
南韓至今累計24萬8568例確診,2279例病歿。
28日新增案例包括1576例社區感染及43例境外感染移入,確診數雖較前兩周同日略為下降,但在傳染力較強的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仍不算樂觀。
以色列當局宣布,29日開始對所有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的民眾提供追加劑,並將接種對象年齡降低至12歲。
2021/8/29繼續閱讀報導台灣新增23例確診,其中13例為本土病例及10例為境外移入,另外增加1例死亡個案。
全台累計1萬5983例確診、834例死亡。
全球累計2億1614萬1183例、449萬7886死。
美國累計3876萬1786例、63萬7259死。
日本日前發現莫德納疫苗內有異物,已暫緩施打問題批號約163萬劑疫苗。
不過,沖繩縣昨天一處會場發現非問題批號的莫德納疫苗也有異物,已緊急喊卡接種作業。
澳洲28日增1126例創新高。
維多利亞州今天通報在24小時間新增92起本土病例,這是超過1/4澳洲人口居住的維州近1年來單日新增最多的確診數,維州首府墨爾本已宣布延長封城。
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境內新增1619例確診;日前搭乘軍機的阿富汗特別入境者中累計4人確診,已連同家屬轉移隔離。
中國大28日新增33例新冠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都是境外移入病例。
2021/8/28全球累計2億1559萬991例、448萬9059死。
美國累計3870萬9634例、63萬6733死。
台灣無新增本土病例,也沒有增加死亡個案,但境外移入新增6例。
中國大陸官方通報,新增2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包括1例由雲南報告的本土病例。
重慶智飛生物製劑公司宣布,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經第3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達81.76%,且對Delta變種也有77%的保護力。
東京重症患者297人創新高,大阪府今天新增2641例確診病例,創週六新高紀錄;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今天公布,截至8月8日為止日本全境1002例死亡病例,未被認為跟接種疫苗存在因果關係。
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天刊登一份研究指出,相較於Alpha變種病毒,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住院風險高出一倍。
美國政府今天表示,境內確定全球首起鹿隻感染病例,為目前檢測出陽性的狗、貓、老虎、獅子、雪豹、水獺、大猩猩和水貂等動物名單,再增加一種。
月份: 2021 年 9 月
牛奶放冰箱1位置…苦主嘆:每喝必壞
生活中心/賴禹妡報導市面上鮮奶保存期限大多為2個星期,不過實際狀況卻因保存環境而異,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問「原來牛奶不能放在冰箱門嗎?」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苦主秒回:「我放過兩次真的壞掉,還以為是牛奶的問題!」市面上鮮奶保存期限大多為2個星期,不過實際狀況卻因保存環境而異。
(圖/資料照)該名網友1日在PTT貼文,她以「認真!原來牛奶不能放在冰箱門嗎?」為題,表示和堂妹聊天才發現,一般人不會把牛奶放在冰箱門杯架內,但她的牛奶除非沒位置才會側放,否則很容易漏,因此好奇問:「放冰箱門真的會壞嗎?喝那麼久了沒感覺欸。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我放過兩次真的壞掉,還以為是牛奶的問題」、「門邊真的容易壞」、「因為溫差比較大,會讓牛奶品質不穩定」、「不建議放門,而且最好開瓶3天內喝完不然容易壞掉」、「我的冰箱有差,擺冰箱門側有壞掉過,後來改放下層中央就沒再出問題」、「門邊溫度沒有這麼低,放門邊比較有壞掉的危險」。
網友問「原來牛奶不能放在冰箱門嗎?」(圖/翻攝自PTT)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我們家也是放在冰箱門,沒碰過壞掉耶」、「我看是冰箱當倉庫用,循環到不了門邊吧」、「不要常開冰箱門應該不會影響太多吧」、「放過很多罐在門邊都沒壞過,要看周圍環境髒不髒吧」、「一輩子沒壞過,7-11放在架上有比較冷嗎」、「一直都這樣放沒壞過啊,雞蛋不也都放門邊」、「講的好像一開門整桶牛奶瞬間回溫,牛奶量夠多本身就具有對抗溫度的緩衝」。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40歲單身女求解「300萬買股還買房」?網秒揭殘酷真相重回大學最想選「哪科系」?過來人秒答2字:不輸給醫師尪下班玩手遊…遭妻怒罵「回家變廢人」:月入40萬最大?孝親費吞一半薪水!媳怒咒公婆「蕭貪米蟲」 反遭全場譙爆
30秒飆133公里!單車改裝「噴射引擎」 警方找上門
台南王先生,小時候想要一台遙控飛機,長大後自認反應跟不上,不能玩了,決定DIY改裝,把「遙控模型飛機」的噴射引擎,裝在腳踏車上,30秒內時速可以飆到133公里,騎著「火箭單車」,就像「台版鋼鐵人」一樣。
影片太紅,被警方找上門,因為改裝單車,違反道交法,可開罰180元。
圖/TVBS騎在單車上,等待引擎續力,瞬間。
往前猛衝,爆發力十足,把路邊黑狗都嚇跑了,就像電影「鋼鐵人」一樣,在台南的王先生,花了18萬,買下模型飛機的噴射引擎,DIY改裝放在腳踏車上,這輛「火箭單車」,30秒內,時速可以飆到133公里。
圖/TVBS當事人王先生:「想說實現小時候的夢想,因為之前我有玩遙控飛機,現在年紀比較大反應比較慢,所以就沒有玩遙控飛機,我做這個是想要破國外紀錄,因為國外紀錄大概是333公里。
」當事人王先生:「3秒鐘就能起飛,從0到加速,聲音非常震撼。
」在天空中留下長長的飛機雲,繞圈圈也不是問題,這台「F-16A」遙控飛機,和改裝腳踏車的「噴射引擎」是同款,爆發力超強,為了讓單車承受壓力,選用碳纖維、鋁合金,可以承受200公斤的力道,也找學界教授來實驗,只是影片一Po出,馬上引發警方關注。
圖/TVBS當事人王先生:「影片上面是在道路上拍攝,這一點確實是違法,但是當下我有確認,當下是沒有人跟車在動。
」台南市交通大隊執法組長廖信智:「慢車若加裝輔助引擎或馬達,是依汽車的拼裝車處理,拼裝車輛是可以沒入,並處罰3600至10800元。
」王先生也立刻拆下噴射引擎,警方只開出勸導單,要求限期改正。
更多 TVBS 報導驚險!貨車備胎掉落砸中機車 騎士靈敏閃躲護女友 驚險一瞬間!鋼構未固定好 掉落對向車道 女童沒人牽跑路中 駕駛怒「媽媽在幹嘛」 誇張!基隆夜市現「攤商小火車」 扣四台開上路
美國最嚴反墮胎法案德州生效 女性權益倒退50年
史上最嚴格的反墮胎法案──懷孕滿六周禁止墮胎,1日在美國德州生效;引起大批民眾在政府前抗議,許多民眾搶在法令生效前進行墮胎手術。
這個法令稱為「心跳法」,是德州州長在五月時簽署的;支持墮胎者本以為會同其他州一樣在生效前被否決,沒想到卻通過了。
美國最高法院也正式駁回反對墮胎者提出的緊急請求,目前雖然不是最終裁決,但是預計在大法官保守派佔大多數的情況下,恐怕不會有再推翻的機會。
未來德州女性想要墮胎,恐得到其他合法的州進行,或偷偷來。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全美最嚴苛的反墮胎法案,1日在德州生效。
一大群支持墮胎的女性,聚集在德州政府門前,對法條的通過表達強烈不滿。
抗議者高喊口號:「墮胎是神聖的!我的身體是我自己!墮胎對我們而言很重要!」抗議者高喊口號:「拿掉身體禁令!我的身體是我自己的!拿掉身體禁令!」這項法案的通過意味,女性只要懷孕六周就禁止墮胎,早到大多數女性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懷孕了。
美國計畫生育協會會長 強生(Alexis Johnson):「德州85%的墮胎都發生在六週後,這代表將會有人在今天或這週醒來時,發現自己懷孕的人,才會發現無法為自己或家人做出最好的決定。
」除非有立即性且需要嚴格報告的緊急醫療狀況外,不論是被性侵或是亂倫受孕者都無法豁免,法案甚至還重金獎賞吹哨者1萬元美金,光是載運墮胎婦女的司機,就可能被判罪;反對墮胎團體也架設網站,鼓勵匿名的舉發。
美國計畫生育協會會長 強生(Alexis Johnson) :「我們看到診所外有人記錄車牌,拍攝進入診所的人的照片,它達到預期的效果,對吧?試圖播下混亂和困惑,以及最重要的──恐懼。
」德州共和黨籍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在五月時簽署所謂的「心跳法」,守護胎兒的生命權;本以為法令會在生效前被否決,因為美國其他州都曾試圖通過,但最後都被阻止。
支持墮胎權者直呼是德州最黑暗的一天,女性權益整整倒退了50年。
抗議民眾 布萊爾(Blair Wallace):「我以為到了 2021 年,我們不必再為了這種議題爭論,但是如今,這個政治劇院已經失控,我們今天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仍在烈日下抗議,這真的是不幸的。
」紐約市市長也出面強烈指責,稱這是項決定完全違背主流意識。
紐約市市長 白思豪(Bill Blasio):「這將立即危害德州婦女的生命,我們會讓女性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這肯定會危及女性在這個國家幾十年來所享有的權利。
」在法令生效前,一個診所就在推特上表示,德州的候診室裡擠滿了想要墮胎的病人。
白宮發言人 莎琪(Jen Psaki):「德州的這項極端法律,公然違反了在『羅訴韋德案』中確立的憲法權利,這項被視為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先例。
」墮胎令將會嚴重縮限女性獲得醫療服務的權益;數據顯示,有高達四分之一的美國女性,一生中會需要墮胎手術。
佛羅里達州大學法律教授 齊格勒(Mary Ziegler):「此類訴訟可能會有效地使墮胎提供者破產,因此無論是否存在刑事後果,他們都可能停止提供墮胎。
」她甚至認為,這項法律是為了庇護德州的權威人士被起訴;美國最高法院在周三晚間正式駁回診所和支持墮胎團體提出的緊急請求,目前雖然不是最終裁決,但是此舉動代表,保障著女性墮胎權益多年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這個墮胎合法化的里程碑即將被推翻。
未來德州的女性想要墮胎,得到別州外,非法墮胎的案例也會增加。
未來許多保守州預計也會跟進,美國女性權益日益縮減。
更多 TVBS 報導塔利班要婦女暫待家裡 坦言民兵未受訓練尊重女性 裘莉公開「阿富汗少女求救信」 飆罵塔利班:令人作嘔 塔利班人權紀錄差 世界銀行暫停援助阿富汗 聯合國官員批塔利班侵犯人權 中國大陸反指應追究美國
午後山區大雷雨! 周末出遊帶傘、防曬
隨著太平洋高壓再東退,周五天氣雖然依舊悶熱,但是午後天氣更不穩定,各地山區局部大雷雨,西半部平地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中南部地區也會有較大雨勢,而且有些地區,如果對流發展比較晚,雨勢會下到傍晚或是晚上。
圖/中央氣象局溫度方面,各地高溫31至34度,不過在台北盆地、花蓮縱谷和中南部靠近山區或河谷的地方有機會出現局部36度以上的高溫。
圖/TVBS這個周末的天氣大致上也是多雲到晴,午後山區、中南部要留意局部大雷雨,直到下周二,隨著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周三當天的午後降雨範圍就會明顯縮小,但是從周四開始,不排除會有熱帶擾動接近,是否影響台灣還要持續觀察。
圖/TVBS另外,日本東方海面上在昨天(9/2)生成熱帶性低氣壓TD15,對台灣天氣沒有影響。
鳥兒森七七、猴子慘「卡蛋」 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令人捧腹
兩隻地鼠彷彿在玩拋接、在繩索上「卡蛋」的猴子、看似正在講悄悄話的浣熊、咧嘴大笑的蛇,這些畫面都是今年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的亮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新聞稿,本屆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收到來自全球各地超過7000幅作品,拍攝地點包括英國、南非、德國和印度等,最終入圍名單精選出42幅影像。
作品包括一隻看似遮嘴咯咯笑的灰海豹寶寶、對著鏡頭噘起厚唇的箱魨,以及一隻氣噗噗的斑椋鳥,和在繩索上「卡蛋」、表情驚恐的猴子。
新聞稿指出,攝影師喬英森-希克斯(Paul Joynson-Hicks)和蘇拉姆(Tom Sullam)2015年創辦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希望能藉由幽默的方式促進野生動物保育。
喬英森-希克斯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每年收到的海量影像說明了人們對於投入保育的強烈欲望,也提醒著我們,野生動物是如此不可思議和歡鬧,我們必須盡全力加以保護。
」今年約1成的比賽淨收入將捐給「拯救野生紅毛猩猩」(Save Wild Orangutans),這個組織專門救援婆羅洲帕農山國家公園(Gunung Palung National Park)內的紅毛猩猩。
最終得獎名單將於10月22日公布。
人人搶當戰鬥藍 趙少康三問國民黨主席候選人
國民黨主席改選9月25日投票,四位候選人江啟臣、卓伯源張亞中、朱立倫週六(9/4)參加電視政見發表會。
媒體人趙少康今(2)日公開對候選人提出三大不能迴避的問題:1、把自己的兩岸政策主張說得讓人能聽懂。
2、在此美中全面競爭對峙時代,如何爭取台灣最大的利益?國民黨所能扮演的角色為何?3、民進黨洗腦、帶風向的1450大內宣已經露餡,國民黨有何具體反制做法?趙少康強調,這三大問題都是未來國民黨主席該說該做的事,在政見會上,他們應該會對自己為什麼比其他候選人好、為什麼要投他一票清楚闡述。
除此之外,這三個問題也不應該迴避,應該向支持者清楚交代。
而在趙少康提出「戰鬥藍」理念後,江啟臣、朱立倫兩大陣營爭相參與,江啟臣將立法院下會期定為「戰鬥會期」,朱立倫則提出「必勝藍」呼應。
對於自己會支持哪位候選人?趙少康今天強調還沒有決定,持續觀察中。
北市大學防疫指引出爐 上課需固定座位、落實點名
中小學昨天開學,大專院校也將於本月中旬陸續開學,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已訂定大學防疫指引,包含實名制上課、固定座位、落實點名等。
蔡炳坤說,等教育部的版本出爐,會再相互比對及討論。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已訂定大學防疫指引,包含實名制上課、固定座位、落實點名等。
蔡炳坤說,等教育部的版本出爐,會再相互比對及討論。
(資料照)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在校園進出方面,教職員若沒有疫苗接種滿14天,則必須有3日快篩或PCR陰性證明,接下來每7天做一次篩檢。
蔡炳坤說,希望上課時落實實名制,讓學生坐固定座位並點名,如果需要疫調才有相關詳實的資料。
對於這麼做可能引發學生反彈,蔡炳坤表示,看起來似乎是限制了某些人自由,但這其實是為了大家的自由,希望共同為防疫努力。
蔡炳坤說,若出現確診者,不論老師或學生,班級停課14天;學校或是一個校區出現2確診,該校或校區全部停課14天。
蔡炳坤指出,等教育部的大學防疫指引宣布後,北市會再跟他們對照、討論版本,再發布給各大學。
外界憂新變異株Mu免疫逃脫特性 陳時中喊話:沉住氣
WHO日前在例行疫情公告中,將被稱為Mu的B.1.621變種病毒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且指出其可能具有免疫逃脫特性,引起外界關心。
指揮中心今天指出,先前國內已有1例境外移入個案,陳時中對此表示,「大家要沉住氣,一件件解決。
」0902疫情(指揮中心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今年1月間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命名為Mu的B.1.621變種病毒,在我國先前已有報告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一名本國籍60多歲女性,曾在美國接種2劑BNT疫苗,返台後採檢確診。
羅一鈞說,Mu變異株基因序列有多處突變,專家認為可能跟免疫逃脫有關,可能對疫苗有抵抗效果,但是否會造成疫苗保護力下降,後續還要實證研究,現在只是擔憂臆測。
0902疫情 羅一鈞(擷取自直播)因應變種病毒肆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喊話「大家要沉住氣,一件件解決。
」他表示,目前雖臆測可能出現疫苗免疫逃脫,但尚無法證明。
陳時中也重申,目前第1到10類疫苗接種對象已開放相當程度,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莫德納(Moderna)或高端疫苗,針對疫苗公平性的問題,除非疫苗一下子大量到貨,否則永遠無解,但他相信不需要很久,很快可滿足第1劑疫苗涵蓋率。